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第十七课内战烽火一、重庆谈判(1945年)1、蒋介石的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2、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3、《双十协定》的签定二、转战陕北1、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年)2、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三、挺进大别山(1947年)1、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开始第十七课内战烽火一、重庆谈判(1945年)如果你是共产党领导人,你准备怎么办?国民党共产党拥有军队430万人130万人武器装备100万日军装备,大量美国武器基本上是步枪拥有人口3亿多1亿多拥有地区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八月十四日这是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电报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八月十四日从字面上看,蒋介石急于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他这样做,是否为了“国家大计”“以国家利益为重”?其真实意图是什么?想一想不是,其真实意图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并且可以把制造内战的罪名加在共产党头上。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吗?为什么?不能。国民党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的政权,为维护其阶级利益,他们必然要反共反人民,坚持独裁内战,不可能改变既定方针。想一想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还应不应该赴重庆谈判?谈谈你的看法。经过八年抗日战争,日本投降以后,中国人民迫切要求重建和平的生活,坚决反对内战。中国共产党一贯代表人民的愿望,所以要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同时,去谈判还可以直接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到了重庆后,在谈判桌上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有力的较量,最终达成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使我党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想一想•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民主、和平,这是大势所趋。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为了更好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为了唤醒广大人民,我毛泽东愿冒这个险。一、重庆谈判(1945年)1、蒋介石如意算盘2、毛泽东的回击时间地点代表结果3、重庆谈判•在风雪弥漫的北国,一位伟人,登高望远,诗兴勃发。在那恢宏的气势里,在壮美的意境中,你能感受到诗人博大的胸怀。她就是重庆谈判期间,各界传诵的不朽历史名篇──《沁园春·雪》二、转战陕北1、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年)2、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中原解放区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1、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年)粉碎全面进攻坚定信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歼敌情况1946.7—1947.2,共歼敌71万•蒋介石不得不放弃全面进攻的方式歼敌3万余人2、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1947年3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撤离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的历程。毛泽东一边行军,一边指挥着西北和全国各个战场的作战。这架望远镜,一直伴随毛泽东转战陕北。毛泽东转战陕北时使用的望远镜•李得胜•1947年3月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中央机关被迫撤离,中央一分为二,朱德总司令、刘少奇同志率中央机关一部,东渡黄河去华北根据地进行中央委托工作。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这样一分,保卫毛主席的警卫部队只有400人,代号叫“昆仑纵队”,任弼时为司令。为了党中央的安全和保密工作,首长们开始用化名。•“我就叫李得胜”,毛主席说,“就是革命的事业理应得胜!离开延安也是为了最后得到胜利!”•“我就叫胡必成”,周恩来马上接口说,“我们的事业必须成功”。•一见他们二人都取了化名,任弼时乐了,说:“那我叫个什么好呢?”•毛主席想了想说:“你是昆仑纵队的司令,就叫‘史林’吧,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