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连云港市马站中心小学执教者:张甜甜单击此处添加标题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1、筝是我国最古老最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古人曾用“弹筝奋一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筳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来描绘筝艺术所表达的令人神驰的境界。(介绍筝的结构)2、他是一件弹拨乐器。演奏技法丰富。如:右手:用母、食、中、无名指四指拨弦发声,主要技法有:托、摸、勾、打、花、撮、摇等左手:颤、按、点、泛等3、演奏形式以独奏为主,也可用于伴奏、重奏和合奏。播放乐曲《战台风》当你听到欢快的热情洋溢的旋律就拍拍手,当你听到优美抒情的旋律就晃晃头。思考:听听这个乐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1.繁忙的码头景象2.台风阵阵袭来3.雨过天晴4.欢腾的码头5.与台风越战越勇你能将音乐与表现内容对应起来吗?(听音乐,连线)这首乐曲描写码头工人在热情洋溢劳动时候,遇到台风,与台风搏斗抢救物资,最后取得胜利的一首乐曲《战台风》王昌元作于1965年,当时她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上海港码头体验生活时,有感于工人与台风搏斗而作的一首筝独奏曲。此曲是继赵玉斋《庆丰年》之后的又一划时代力作。刚开始的时候王昌元女士把作品命名为《抢险》,在后来一次音乐审查的时候改为《战台风》,作者认为命名为《抢险》显得被动,改为《战台风》后变被动为主动。王昌元觉得这样一改的确不同,非常高兴,曲名由此改为《战台风》。《战台风》创作时,王昌元的父亲、上海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导师王巽之先生带领的乐器改革小组已基本完成了新型古筝的改革工作——将古筝弦数增多,从原来的16根增至21根;将琴弦质地改变,将丝弦或钢弦改为钢丝、铜丝、尼龙丝相结合。改革之后的乐器,音域拓宽,音量加大,为《战台风》在筝上进行极大张力的音乐表现提供了可能,《战台风》的成功演出,也有力地证明了新型古筝改革工作的成功。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