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理解双赢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分享!首先进行一下自我介绍,我姓郭,是初一138班的班主任。为了孩子的教育,今天我们坐在了一起。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对在座的各位家长道一声感谢!不仅仅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更是感谢你们对我们的理解!今天我发言的题目叫《沟通理解双赢》。我要分享的第一点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注重养成习惯教育。首先我想与家长们分享两个故事:一个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课余为日本餐馆洗盘子以赚取学费。日本的餐饮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餐馆的盘子必须用水冲洗七遍。洗盘子的工作是按件计酬的,这位留学生计上心头,决定洗盘子时少洗一两遍。果然,他的劳动效益大大提高,工钱自然也迅速增加。一起洗盘子的日本学生向他请教技巧。他毫不隐讳,说:“你看,洗了七遍的盘子和洗了五遍的盘子有什么区别?少洗一两次嘛。”日本学生听后,与他渐渐疏远了。餐馆老板偶尔抽查盘子的清洗情况。一次抽查中,老板用专用的试纸测出盘子的清洗程度不够,并责问我们这位留学生时,留学生振振有词:“洗五遍和洗七遍不1是一样保持盘子的清洁吗?”老板只是淡淡地说:“你是一个不诚实的人,请你离开。”为了生计,他又到其他餐馆应聘洗盘子,再也没有老板用他。他屡屡碰壁,不仅如此,他的房东要他退房,原因是他的名声对其他住户(多半是留学生)的工作产生不良影响。他就读的学校也找他谈话要他转学,因为怕他影响了学校的生源……万般无奈,他只好收拾行囊,搬到另一所城市,一切从头开始。他痛心疾首地告诫同伴和将要去日本的留学生:“在日本洗盘子,一定要洗七遍呀!”还有一个故事,说的也是一名中国学生在德国留学,毕业时成绩优异,却在求职时处处碰壁,连一家很小的公司都拒绝他的求职请求。最后一家公司的德国老板给留学生看了一份记录,记录他在乘公共汽车曾经被抓住过3次逃票(德国逃票被抓住的几率是万分之三)。这两个故事,都告诉我们,当前中国教育的缺失,那就是忽略了养成习惯教育。所以,我们初中部把养成习惯教育放在首位,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主能力为核心,提出了“养成习惯导育导学法”。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共同探讨下,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初中部开始在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习惯教育,也就是我们提出的“养成习惯导育导学法”,在班级管理上,其具体形式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种活动,在教学模式上,2具体表现在上课的形式由老师教变为学生教,不再是老师一人独霸讲台,学生也开始有了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机会。在班级管理上,以小组为单位的模式我们称之为友情学习小组,这是每个班级的基本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小组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会选出组长、学习组长、纪律组长等,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以达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会干事”的目标。对于小组的评价则采用打分制,在学习、生活、卫生等方面制定出具体的评价方式,如上课举手回答问题加一分,乱丢垃圾扣一分等,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对小组进行排名,评选出“优秀友情学习小组”并给予奖励。这样的管理方式有很多优点,其中最主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是小组管理和班级管理的主人,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主”,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等他们走上社会后,更能对自身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通过这个模式,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在教学上,“养成习惯导学法”的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首先,轮流上台讲课能让每位学生都能主动的进行预习,因为不预习轮到自己上课的时候如何教得好?这就让学习基础较差的后进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其次,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自己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学习如何讲课,如何分析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让同学们信服3的“小老师”。在这样的课堂上,不需要老师去督促、去强行要学生学习,因为学生已经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这一点上,也有些家长存在疑虑,认为光靠学生讲,这课能讲解得透彻吗?学生们能听懂吗?不会漏掉知识点吗在这儿我要向家长们说清楚一点,即让学生教不代表老师不教,反之,老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