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之我见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就是要把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有机的集合起来,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和结果,产生聚集效应。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化学是以实验为主要手段进行教学的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教育技术以其独有的先进特性进入各个学科的教学。信息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视频实物展台、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媒体,在化学实验中具有直观形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改变时空、动静变化、快慢可调、重复再现等功能,为以实验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化学学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对于整合化学学科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谈些个人认识和体会。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的优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化学课堂辅助教学改变了课堂结构,丰富了教学手段,增大了信息量,又能激发学生认知兴趣,把它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有着与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1)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既有声音又有图像,既有平面又有立体等;(2)既能展示事物的表面特征,也能剖析事物的内部结构;(3)能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样性地显示出来,可以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化大为小、化小为大等;(4)能克服宏观、微观、时间、空间的限制,将事物与现象的演变过程再现于课堂,帮助学生掌握事物与现象的本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5)信息资源丰富,为化学教学提供巨大的信息资源;(6)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学习的硬件措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二.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的具体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信息技术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教学情境,具有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在讲完ph——酸碱度的表示法后对于酸雨的介绍。用电脑播放几组受酸雨侵蚀前后的植物、雕塑照片,然后点击特写某张照片,仔细观察比较会发现照片叶面上出现许多黄色斑痕,雕塑作品前两百年完好无损,而在工业发达的今天不到六十年时间却已面目全非,配上轻柔的音乐,适当地进行讲解,学生感到新鲜又惊奇,也产生了疑惑,迫切想知道原因。教师马上点题:这无形杀手是谁?——酸雨。然后播放一段有关酸雨形成及其危害录像形象生动,开阔学生视野。再如《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教学中,当学生在大屏幕上看到大量的工业“三废”不断地被排到江河湖泊及空气中,导致鱼类死亡、树木枯竭、很多珍稀动物惨死,学生无不惋惜,心灵深处受到强烈震撼。教师适时引导:长此以往,人类的命运又将如何呢?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迫切性、重要性。信息技术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去接受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2、用多媒体技术的“放大”作用,使理论教学直观形象化,提高教学的演示效果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数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通过计算机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运动特征。直观性是我们在化学教学中的基本原则,而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化抽象为具体的优势正是直观教学的有效途径。如:电解水实验动画演示水分子被拆开成为自由移动的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为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形象说明化学反应实质,理解化学原理,很自然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3、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模拟”作用,化不可见为可见,提高教学的演示效果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实验能让学生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