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论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的预测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论-第16讲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的预测2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和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内容药代动力学体外预测脂-水分配系数预测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论-第16讲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的预测3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和目的药物虚拟筛选(virtualscreening),是指对化合物在其合成之前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其药动学相关的特性而进行筛选。目的: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药物研发成本。意义预测和完善化合物的最佳结构快速、简便筛选提高药物研发效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论-第16讲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的预测4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内容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探讨药物在体内发生的代谢或者生物转化途径,进一步确证代谢产物的结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论-第16讲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的预测5药物吸收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由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转运过程。影响因素的:药物的理化性质(如水溶性、通透性)生理因素(如胃肠排空、pH值)药物的剂型药物相互作用胃肠道疾病等。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论-第16讲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的预测6脂/水分配系数(LgP)脂水分配系数定义脂水分配系数P是药物在非水相中的平衡浓度Co和水相中的中性形式平衡浓度Cw之比值。脂水分配系数表示方法LgP表达式:P=Co/Cw(P数值较大)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论-第16讲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的预测7脂-水分配系数预测P值表示药物的脂溶性的大小。药物分子结构的改变对脂水分配系数发生显著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药物对脂水分配系数的要求不同,只有适合的脂水分配系数,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计算方法片段加和法原子加和法意义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论-第16讲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的预测8药物吸收模型房室吸收模型(CAT)根据药物的通透性预测药物的吸收。局限性:不能模拟和预测溶解度低的药物的吸收以及药物剂型对吸收的影响。改进的房室吸收模型(ACAT)考虑到药物溶解度变化,剂型等因素。尚存在问题:胃肠道的生理结构非常复杂,有些机理不清楚。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论-第16讲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的预测9肠吸收模型肠通透性脑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较紧密基底膜是连续的被神经胶质细胞包饶肠吸收模型预测计算方法线性回归模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论-第16讲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的预测10药物分布药物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分布到机体各组织中。影响因素组织血流速率生理性屏障药物的脂溶性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论-第16讲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的预测11分布容积预测原理是应用药物的一些相关参数,计算药物在各个组织的不同成分(水,中性脂,磷脂)的分布,从而预测药物在机体的各个组织的分布。局限性:血脑屏障。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论-第16讲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的预测12脑血屏障系数(BBB)产生原因:脑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较紧密基底膜是连续的被神经胶质细胞包饶LgBB=Lg(C脑/C血液)计算方法线性回归模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论-第16讲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的预测13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药物从体内消除的主要方式之一。主要代谢器官:肝脏,它富含各种酶,以P450酶最为重要。模拟和预测药物的肝脏代谢和肠壁代谢。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论-第16讲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的预测14药物排泄排泄是指药物不经任何代谢而直接以原型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主要途径:肾脏排泄和胆汁排泄。尚未有药物排泄的模拟和预测的文献报道。主要原因通过代谢的方式消除动物学试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论-第16讲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的预测15分子毒性预测意义:提高药物临床前安全性常用的方法定量构效分析法模式识别方法专家系统毒效团模型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论-第16讲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的预测16毒效团模型1)仅应用于受体于底物具有特异性结合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