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反射图+穴位疗法把耳廓比喻为缩小的人体身形,它与机体内各个器官组织都有一定的联系,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廓的局部皮肤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中医称之为“穴位”)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反应,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一些有经验的医学专家可以通过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有无凹凸变形、结节或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协助诊断疾病。中医认为“肾主芷精,开窍于耳”,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廓较长,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所以经常进行一些双耳的按摩,可以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耳针疗法:耳针疗法是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奏效迅速等特点。(一)耳廓表面解剖(图10-80)1.耳轮:耳廓最外圈的卷曲部分。2.耳轮脚:耳廓深入到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3.耳轮结节: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4.耳轮尾:耳轮末端与耳垂的交界处。5.对耳轮:在耳轮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下角。6.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7.耳舟: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8.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9.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10.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11.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12.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处。13.耳垂:耳部下部无软骨之皮垂。14.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15.耳甲腔: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16.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为耳屏所遮盖处。(二)耳穴的分布耳穴在耳部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与身体各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廓的分布象一个倒置的胎儿。一般说来,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图10-81,82)。图10-81耳穴形象分布示意图图10-82常用耳穴示意图(三)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作用。(表10-20)(四)耳针的应用耳针除了用于临床防治疾病以外,还应用于辅助诊断及针刺麻醉。这里主要介绍在防治疾病方面的应用。(表10-21)1.选穴处方原则(1)根据病变部位选穴:如胃痛选胃穴;肠泻选大肠、小肠穴;肩痛选肩穴等。(2)根据中医理论选穴:如皮肤病选肺穴是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心律不齐用小肠穴,因“心与小肠相表里”;偏头痛选胆穴,是因胆经循行时,“上抵头角”循行于侧头;目赤肿痛选肝穴,是因“肝开窍于目”等。(3)根据现代医学知识选穴:如月经不调选内分泌穴;输液反应选肾上腺穴等。(4)根据临床经验选穴:如高血压病用高血压点;目赤肿痛用耳尖穴等。以上方法可单独使用,亦可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配合使用,力求少而精,一般每次应用2-3穴左右,多用同侧,亦可取对侧或双侧。表10-22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表解剖分部穴名定位主治耳轮脚膈在耳轮脚上呃逆、黄疸耳轮部直肠下段在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便秘、脱肛、里急后重尿道在与膀胱穴同水平的耳轮处尿频、尿急、遗尿外生殖器在与交感穴同水平的耳轮处阳痿等外生殖器病症耳尖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廓上面的尖端处目赤肿痛、发热、高血压耳舟部指在耳轮结节上方的耳舟部相应部位疾病腕在平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肩与屏上切迹同一水平线的耳舟部肘与腕与肩穴之间锁骨在尾轮切迹同水平的耳舟部、偏耳轮尾处肩关节在肩与锁骨穴之间对上耳脚轮部趾在对耳轮上脚的外上角相应部位疾病踝在对耳轮上脚的内上角膝在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对耳轮上脚的起始部对下耳脚轮部臀坐骨对耳轮下脚外1/2处对耳轮下脚内1/2处相应部位疾病交感在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消化、循环系统疾病对耳轮部腹在对耳轮上,与对耳轮下脚下缘同水平处腹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痛经等。胸在对耳轮上,与屏上切迹同水平处胸、胁部病症颈在屏轮切迹偏耳舟侧处落枕、颈部扭伤、瘿气脊椎对耳轮的耳腔缘相当于脊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