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演讲稿亲爱同学们:你们好!在座的都是爸爸或妈妈不在身边的孩子,今天我在这里要对你们进行一次心理辅导讲座,将分析你们出现的心理问题,帮助你们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烦恼,教你们用正确的心态和方法去对待和解决问题,让自己健康阳光的长大。希望通过本次心理辅导讲座能对你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所指导和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或父母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亲戚照顾,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我们今天统称“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不像躯体疾患那样明显的损害健康,却在无形中侵蚀着心灵,可能造成比疾病更严重的后果。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主要有:1、父母“关爱缺失”引起严重的“情感饥饿”。我们在座的同学要么是单亲家庭,要么是父母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或由亲戚照顾,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内心深处强烈需要别人重视,即“情感饥饿”。2、情感缺失形成心理障碍。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得不到的方法教育,又缺乏对事物对错的判断能力,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比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主要表现有:一,得过且过,上进心不强。我们一部分“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与父母朝夕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心里觉得失落和自卑。渐渐地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这些年,农村生活条件好,营养好,很多儿童的智力高,通过电视电脑接触到的信息多,视野宽了,懂得也多了,自尊心更强,心理也更为敏感。然而,因为年龄幼小,不懂得处理情绪情感,逐渐由失落到自卑,再转变为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没有上进心。2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的爸爸妈妈为什么离开你?(爸爸妈妈出去打工挣钱,我们才能买到吃的,穿的,家里用电,电视电脑等等生活用品都要他们挣钱去维持)如果爸爸妈妈回来,每天陪着你,想一想,有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每天有爸爸妈妈陪伴,有人悉心照顾自己,有人辅导作业,,,但是,失去了经济来源月底交电费你的衣服小了要买新衣服你想吃点水果肉类你要买个新书包)爸爸妈妈离开你们是因为爱你们,想要给你们创造好一点的生活条件。我们不应该怨他们,而应该支持他们。他们在外面打工很幸苦,也很想念你们,也很想家,我们不应该让他们担心我们,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操心。爸爸妈妈也很想照顾我们,可是他们照顾不到。我们同学们现在已经是小学生了,长大了,有些事情可以自己来做。比如说:督促自己洗脸,刷牙,洗脚,洗澡,整理自己的房间,使自己保持清洁。我们有的同学必须得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督促,才会洗头刷牙,否则他能偷懒就偷懒,这是不好的。还有,不偏食,不挑食,不和同学攀比衣服或学习用具,听爷爷奶奶的话,听老师的话,自己代替爸爸妈妈来督促自己,约束自己,让他们在外面放心的工作。二,逆反心理严重。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不受教”、“不听话”,经常与家里的长辈或老师“顶牛”、“对着干”。这种行为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逆反心理是一种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是人在曾经受到心理伤害后对自己的一种心理保护,它就像一面盾牌,阻止外来的再次心理伤害,但同时,它也隔绝了人与外界的良性交流,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呈现,就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其表现形式上与富有创造性的行为颇有类似之处,因此一些逆反心理严重的人只认为那是自己的个性,是自己的创造性优势,而意识不到这种心理障碍,并且经常性的在心理上为自己的怪异行径寻求“科学”的根据。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