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六章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本章知识点:本章知识点: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抚恤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抚恤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制部分基金制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制部分基金制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本章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与难点: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功能、内容及类型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及特点财政补贴的作用机理及积极效应第一节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法》。该法于2011年7月1日实施。劳动者除了要求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外,还要求有失业的保障、劳动保护、医疗保障、自身及子女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养老的保障,等等。这些都须由社会和政府妥善安排,属于社会保障的范围。此外,赈济灾民、补助急难等等,也属于此。所谓社会保障,由国家(政府)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并对因故丧失劳动能力或就业机会,或因其他事故而面临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服务。一、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所谓社会保障制度,则是指由法律规定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具有系统、规则、法定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保障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性事业,是政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政府介入社会保障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实施成本,增强抗拒风险的能力;还可以运用社会保障调节经济的运行。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宗旨根本宗旨,是用以分摊社会风险、转嫁损失、均衡利益、调节社会关系,保护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1.覆盖面的社会广泛性2.参与的强制性5.分配上的互济性4.受益程度的约束性3.制度上的立法性社会保障制度公平分配社会稳定社会补偿平衡需求:经济的内在稳定器调节投融资保护和配置劳动力功能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抚恤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维持最低生活水平高级保障生活水平不低于一般社保对象平均水平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来源和筹资模式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来源政府预算安排雇主缴纳社保费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社会捐助个人缴纳社保费从资金的角度看,现收现付式是一种代际之间的收入分配;完全基金式是一种自我保障模式,各代人之间不存在收入转移问题;部分基金式则是自我保障和后代保障相结合的一种模式。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模式现收现付式完全基金式部分基金式19世纪上半叶,英国颁布了《济贫法》,把救济事业看作一种社会的义务和责任,超越了传统的建立在宗教道德基础上的慈善救济事业。19世纪8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大危机的威胁下,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如今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十分完整和稳定。从财政收入看,社会保障税已成为仅次于所得税的第二大税类;从财政支出看,社会保障支出则已成为政府的最大的支出项目。(一)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二、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福利型:这种模式按照“普遍性”原则,实行“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设施体系化”及包括“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活需要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支出由国家税收解决,以政府负责、全民高福利为特征。如瑞典、英国、法国、丹麦、比利时等。(福利型社保典范:瑞典模式;高福利社保制度的“度”)保障型:这种模式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社会保障费用由个人、企业和国家三方负担。企业、个人和政府都是责任主体,在不同的项目中各有不同的角色。与福利型比较,这一制度的保障对象是“有选择性”的而非全民,它提供的保障水平也较低,强调的是保障而不是高福利。美国、日本、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实行的是这种类型的社会保障模式。国家型:这一社会保障制度,强调的是国家的责任。它的社会保险对象是国有经济部门的雇员,虽然缴费的是企业(或单位),但最终的所有权人仍然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