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熟悉的动物》教学反思在本课《我熟悉的动物》的教学设计中,为了实现学生的真正参与,激发他们良好的参与状态,我不断提出新的问题,给予学生多角度的外部刺激,并努力挖掘教材的兴趣教学因素,注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情感渲染,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直接用手蘸颜料快速印出大树的树枝和树干,在强烈的视觉冲突下,学生的视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同时,老师用启发性的语言问:“边看边想,老师是用什么来画树枝和树干的?”引导学生参与观察与思考。接下来,老师又问:“谁能像我这样很快地给大树披上绿衣服?”学生急于表现、向往参与的状态被激发。在学生上台印手印时,老师问:“怎么只有大叶子,你能加点小叶子吗?”通过一个个新问题的设计,学生的情绪一次次被调动起来,参与的愿望显得那么地强烈。有了学生参与的愿望、意识与情绪,在强调学生的感受、体验和学习的游戏性的前提下,我进一步鼓励学生自由表现、大胆创造,用语言、绘画、彩绘、表演等各种形式外化自己的情感与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主动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