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找规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15—116页。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2、技能目标:初步渗透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过程。教学难点: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过程。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复习:师:在一年级时我们学习过找规律,请同学们观察课件,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列的,这组图形的规律是你知道了吗?这是以前我们学习过的简单的找规律,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更为复杂的找规律。(课件出示课题:找规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前不久,小精灵告诉老师,小东家的厨房正在装修,那厨房的墙面是怎么设计的,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墙面)二、探索规律1、观察墙面的排列,探索规律。(1)观察这个图案,你发现了什么?它们都有什么图形?颜色是什么样的?横着看,这些可以分成几组?(边说边标序)每组图形的位置一样吗?也就是说我们观察一个图案可以从形状,颜色,有几组,位置进行观察。板书(形状,颜色,有几组,位置。)(2)观察第一组图形是怎样排列的。第一组图形怎样变成第二组呢?下面请你用学具摆一摆。A.请生上台摆一摆,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看你摆的和他摆的是不是一样。B.一样的小朋友请举手。请生说摆的方法,听明白的学生请举手。师归纳用手势并用箭头表示出(圆形放在五角星后面,其他依次往前移动一个位置),全班起立,配合手势和老师说一遍。再用这同学的方法重新再摆一次。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3)第二组图形又怎样变成第三组的呢?请小朋友说说,请你再用学具摆一摆。A.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摆。请生说摆的方法,听明白的学生请举手。师归纳用手势并用箭头表示出(圆形放在五角星后面,其他依次往前移动一个位置),全班起立,配合手势和老师说一遍。再用这同学的方法重新再摆一次。(4)第三组图形又怎样变成第四组的呢?(做法和前面一样。)从左往又观察完,总结:我们把这样的几个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改变移动自己位置的排列叫循环排列规律。(5)刚才我们从左往右观察,除了从这方向观察,那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向观察吗?A.从右往左:第一组图形是怎么排列的,那第一组又怎么变成第二组呢?请生说一说。听明白了吗?请你用学具摆一摆。请生上台摆,全班起立,配合手势和老师说一遍。B.从下往上观察:第一组图形是怎么排列的,那第一组又怎么变成第二组呢?请生说一说。听明白了吗?请你用学具摆一摆。请生上台摆,全班起立,配合手势和老师说一遍。三.动手操作,加强感知。刚才小朋友真能干,从不同的方向找到了循环排列规律。那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看你会不会画。(课件出示例1)四、巩固练习(完成课本“做一做的内容及补充的“想想说说的题”。)五、课件欣赏其实规律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规律的美。(课件出示彩纸,斑马等有规律的图案)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学的开心吗?七、布置作业[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通过游戏,进一步强化规律的体现。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八、板书设计:找规律有几组,颜色,形状,位置循环排列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