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成长本学期在我们学校举办了历史同课异构观摩活动,听了三个学校三位历史教师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课,受益匪浅。一:备课阶段个人认为一堂丰富的历史课堂离不开生动的图片资料,尤其对初一的学生来说,初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很重要的。故精心准备图片和相关视频制作相应的精品课件是必不可少的。但精美的课件是以书本为基础的,是为了教学而服务的。丰富的图片资料固然越丰富越好,但必须紧靠本课主题。尤其是环节设计方面要自然合理,便于自然过渡。认真的挖掘书本的知识点,截取有效地知识点以小见大突出主题。二:讲课阶段三位老师抓住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清前期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恩威并济),找准了课堂设计的突破口。虽然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很多,但贾老师能高屋建瓴,围绕着“恩威并济”精选教学素材,使得本节课既有内容的广度又有思维的深度,别具一格。教师以简单熟悉的复习导入法进入本堂课。效果明显一举两得,其次在衔接方面做了适当的调整。在时间的分配方面做了灵活的调整。有所侧重的讲解知识点。详略进行调整。加入学生互动的环节。增加些学生学法的指导,对历史问题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对主题的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很好地灌输,如西藏、新疆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土尔扈特东归等。在处理一些问题时能够做到将问题化大为小,化难为易的讲解。有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趋势。课堂形式较为灵活,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同时值得改进的问题任然很多,多于课本的把握仅局限在表面,对课本的挖掘和利用还欠火候。通过本次观摩课,我深深意识到要想真的把一堂课讲明白讲清楚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地思考和反复的尝试,俗话说教无定法,常教常新。这需要每个人探索出来一条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路子。历史学科的广博性也不断的向老师提出新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多更多补充历史知识的储备,研读专业论文,洞察中高考考察动向,将热点大事件有效地与历史知识相融合,做一个心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