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配合对学校工作的重要性家庭,作为社会有机体中的活“细胞”,具有繁衍后代、嗣续、消费、教育等多种社会职能,尤其是道德启蒙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奠基性的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可取代的。在家庭中,父母对于女在思想品质上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儿童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越明显。这在客观上是由血缘关系、物质生活依附等特殊关系所决定的。家庭教育这种“先入”式的影响,与学校教育相比,往往是有更多的奠基性“走向”作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种没有专门的计划和明确的目标,随环境而转移的,以潜移默化的“亲子”影响为主的离散性教育,分散在千家万户之中,因家长的文化修养、社会地位、道德观念的不同而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而学校教育则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一支经过严格培训。德才兼备的专职教师为中坚,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宗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是一种正规的群体教育。由于两者的性质、教育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实践中往往很难统一、合拍,从而产生教育上的互相冲突、互相抵消等“内耗”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日呈多元化趋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育人方向上的矛盾和冲突也将日益加剧。从一些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来看,家长明确自己的教养贡任和地位,了解家庭教育的育人特点,掌握正确的家庭道德启蒙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自身的素质和修养状况,对孩子的影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家庭教育更多的是无声教育,家长的思想作风、行为习惯、言行举止无时无刻地对孩子产生一种“榜样”的示范性影响。家长本身素质不高,是很难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的。养育养育,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父母责任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抚养。孩子需要家长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则问题越积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现在的孩子,性格成型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视,及时扭转。否则,学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对于教师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长中。当大家都动起来,群策群力了,这个集体才叫厉害呢!有人说老师带的不是一个班,而是两个,一个是学生班,一个是家长班。我非常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