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四区张梅休克病人的输液shock2本节内容:1.休克的概念(了解)2.休克的分类(了解)3.休克的临床表现(熟悉)4.休克病人的输液(重点掌握)3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打击后的病理过程。【主要特征】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未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一)【概念】shock4有效循环血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取决于三个因素:1.充足的血容量2.有效的心搏出量3.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一)【概念】shock5(二)【分类】1.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性、失液性、创伤性休克)2.感染性休克3.心源性休克4.神经源性休克5.过敏性休克6(三)【临床表现】1.精神状态——反映脑灌流状况代偿期: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失代偿期: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昏迷7(三)【临床表现】2.皮肤温度、色泽————反映体表灌流情况代偿期: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失偿期:四肢厥冷,全身皮肤、粘膜明显发绀,甚至出现瘀点、瘀斑8(三)【临床表现】:3.3.血压血压BPBP血压=心输出量×周围阻力代偿期:正常或略升,脉压↓失偿期:下降(BP↓是休克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不能做为唯一标准)910(三)【临床表现】4.4.脉率脉率——P↑,且多出现在血压变化之前•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mmHg)•<0.5正常•>1.0休克•>2.0严重休克11(三)【临床表现】5.5.尿量尿量——反映肾血流灌流的指标,是观察休克变化简便而有效的指标早期已有尿少尿量<25ml/h说明肾灌流不足(血容量不足)尿量<17ml/h表明已发生急性肾衰竭尿量>30ml/h表明休克在改善12(三)【临床表现】6.6.呼吸呼吸代偿期:呼吸快而深失偿期:呼吸急促、变浅、不规则,甚至ARDS(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虽给氧仍不能改善)13(1)低血容量性休克输液疗法1.立即建立静脉通道:2条以上,一般选用前臂静脉或肘正中静脉尽量选择大号静脉留置针★(四)【休克病人的输液】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14严重休克病人可采用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股静脉进行中心静脉穿刺。可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对调整输液速度及输液量有重要意义。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四)【休克病人的输液】152.合理补液补液原则:缺什么补什么,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液种交替,见尿补钾有细胞水肿者可用高渗盐水在连续监测Bp、CVP和尿量的基础上判断补液量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四)【休克病人的输液】16BP、CVP变化原因和处理CVPBP原因处理↓↓血容量↓快速补液↓正常轻度血容量↓适当补液↑↓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强心、利尿↑正常容量血管过度收缩扩血管正常↓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补液试验17•*补液试验:——在15min内将5%GNS250ml快速输入•如CVP升高而血压不变,提示心功能不全•如血压升高而CVP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18快速扩容:对失血性休克病人扩容的速度比扩容量重要,等量的液体快速输入则使休克迅速纠正;否则会加重病情,休克纠正困难,甚至死亡。★(四)【休克病人的输液】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19•原则上先晶后胶,对于出血性休克的患者,先输入大量的含钠液,再适量输入全血或血浆。★(四)【休克病人的输液】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20•一般的休克病人,保证在30min内输入1000ml左右,2h内输入2000~2500ml的液体,病情往往可以好转。同时要注意观察中心静脉压,防止因快速大量输液导致的急性心衰和肺水肿。★(四)【休克病人的输液】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21•在CVP监测下,采用袖带加压或输液泵加压快速扩容是救治失血性休克,可迅速恢复患者有效循环血量,维持重要器官组织细胞的灌注,SBP、DBP、SpO2指标恢复,纠正休克的效果优于传统的输液方法。★(四)【休克病人的输液】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22•足量维持恢复维持血容量,输液的量很重要,在补充一定量的晶体液的基础上应输入胶体液(全血、血浆等),维持血压稳定在收缩压大于90mmHg,脉压差大于30mmHg,尿量每小时大于30ml,中心静脉压波动在5~10mmH2O之间;切不可忽高忽低,预防各种并发症。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四)【休克病人的输液】23•纠正休克的关键在于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