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理解性默写高考题目Company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孔子语录》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2、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3、阐述关于对待学习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4、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5、5、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6、《论语》谈学习态度的语句是:(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7、《论语》谈学习方法的语句是:(1)学而时习之;(2)温故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默而识之。(5)9、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10、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7)11、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8)12、每日反省自身品德修养的句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9)13、为人处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14、《论语》谈学习态度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1)1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个人应有的修养和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2)16、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3)17、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坚忍的品质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4)18、比喻有节操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15)19、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的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6)20、孔子倡导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7)21、强调要随时随地虚心向周围的人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8)22、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9)23、孔子借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20)24、孔子认为“恕”的含义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从字面来看,是“如心”,也就是“如自己的心”。恕,仁也。——《说文》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以心度物曰恕。——《声类》以己量人谓之恕。——《贾子道术》。《论语》解释说:每个人通过对自己的“心”的观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进而据此推断他人会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因为自己喜欢什么,而成全别人的喜欢,这就叫“忠”(为其一部分含义),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因为自己不喜欢什么,而知道别人也不喜欢什么,因而不愿意将这些别人不喜欢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这就是“恕”)(21)25、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也要与他的短处对比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2)26、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3)27、体现古人注重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善于自我批评的句子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4)28、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鱼我所欲也》1、本文的中心论点、主旨、观点是:舍生取义。2、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