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本课后练习题集(本次期末考试课本上课后习题(原题)占45分,所以同学们必须认真完成这些课后习题)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与应用P10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1)铁生锈。(2)石蜡熔化。(3)纸张燃烧。(4)瓷碗破碎。(5)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举例说明。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哪些是指物理性质,哪些是指化学性质?为什么?(1)酒精能燃烧。(2)酒精能挥发。(3)水变成水蒸气。(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6)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7)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8)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4、观察你身边的物质,如水、食盐、蔗糖、铜导线等,描述一下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5、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食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决不能食用变质的食物。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食物已经变质了?举例说明。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与应用P161、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举例说明下列问题: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是关于物理性质的描述?哪些是关于化学性质的描述?2、结合自己的体会,你认为化学中的探究需要哪些步骤(或环节)?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讨论P19量取液体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练习与应用P23(看书完成)1、写出下图所示化学仪器的名称。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练习与应用P321、空气的成分以和为主,其中按体积计,约占空气体积的78%,约占空气体积的21%。2、下列物质:①氧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氮;④空气中0.03%的稀有气体;⑤二氧化碳;⑥洁净的空气。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请选出一种混合物并说明其中的成分3、选择题。(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汽水C、液态氧D、水泥砂浆(3)臭氧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A、纯净物B、混合物C、氧气D、稀有气体4、列举4种存在于空气中的纯净物及其主要用途。5、你一定去过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和森林茂密的公园或野外,你在这两处呼吸时的感受是否一样?主要原因是什么?6、你如何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课题2氧气练习与应用P361、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简单方法是2、分别写出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硫红磷铁丝3、选择题。(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味液体或固体C、氧气极易溶于水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2)有一位同学书架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B、氧气可以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部能燃烧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D、熔点、沸点(5)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氧化汞汞+氧气B、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4、你家用什么燃料烧水做饭?燃烧过程中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燃料燃烧是不是化学变化?为什么?课题3制取氧气练习与应用P411、填写下表,比较三个反应的异同。(在书本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