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学习生活——校园小伙伴》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及其处在不同姿态情况下比例的变化。2、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步骤。二、教学重难点:1、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的不同。2、人物动态线与重心线的掌握。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2、学生准备:铅笔等用具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校园里,你都参加了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生:打篮球、乒乓球、踢毽子、百米赛跑、跳绳„„2.你最喜欢哪项活动?3.你能到前面来表演一下这个动作吗?师:同学们,这几位同学表演的太精彩了,我们能把这些小伙伴们精彩的动作瞬间永远的留下来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怎样来表现我们的校园小伙伴的精彩动作瞬间。(教学设计:利用提问与回答,引导学生回忆他们丰富多彩的活动瞬间,激发他们兴趣与表现的欲望。)(二)、新授1.动态线(屏幕播放一组打篮球的活动场面)让我们来抢一个镜头。(屏幕定格一个打篮球的动作,旁边是此动作的动态速写,上面动态线用红色一闪一闪,提醒学生看动态线)提问:同学们,这一组画面当中,最引起你注意的是什么?师根据生的回答,首先点出用简练的线条表现出了打篮球的动作,而其中起着骨架支撑作用的就是动态线。引出动态线的定义(屏幕显示几个其它动作的图片,用红色线画出其动态线,让学生领会,然后师可以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引导学生灵活理解头、躯干、四肢的动态线,可边演示边画。)(设计意图:由动态场面到一个静止下来的动作再到用绘画形式表现的这个动态,让学生一目了然,用显眼的红色线抓住了这个动作的动态骨架,能够让学生能够理解动态线及其作用,并且教师再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演动作,如胳膊的弯曲,用动态线来概括动作,然后再加上肌肉来完善结构,又让学生如释重负,原来知道了动态线再画起来竟然如此简单。)2.重心、重心线(屏幕播放一组跑步的场面,然后定格一个动作,旁边展示一个连续跑步的三个动作图)师:哪个动作相对稳定?生很容易作答师:你能到前面表演一下这个动作吗?师适时针对其动作让学生看到跑步时为了调节其稳定程度,必须要调节脚步。屏幕上用红色点标出重心的位置,红色线引出重心线,通过图示让学生明确重心线落于两脚之间,相对稳定,离开则不稳定。1师:那你们现在坐着的姿态,是否稳定?因为动态线同样离开了两脚之间。生马上回答因为有椅子支撑所以稳定。师及时总结:借助外力的作用也可让不稳定的动作趋于稳定。(设计意图:由屏幕上看到的,感受到的再到实际操作的,学生很容易理解重心线与姿态稳定的关系,教师再次引导坐姿,一可以让学生理解借助外力也可让不稳定的动作趋于稳定。二为本节课作业作出铺垫。)3.人体基本比例同学们,明确了动态线、重心线、我们就可以画出小伙伴的精彩动作吗?师在黑板上演示一个坐姿的动态线,然后再画一个比例失调的坐姿的动态线。当老师这两个简练的图一出,学生会马上脱口而出“比例”两字。于是适时引出人体比例。师:人体比例怎么测量呢?以什么为标准来测量呢?老师说着用手在自己的头顶到下颌一比划,学生又马上意识到“头长”是测量单位。测量人体站立姿态比例和坐姿比例把全班分两大组,分别以头长为单位或自量或同桌互相测量一下站姿和坐姿比例。(时间很简短)学生交流结果:站立有6个或6个半或7个,坐姿有4个或4个半或5个。老师鼓励大家测得很细致,然后指出因为我们还处在发育期,如果长到成年,你的身高就基本定下来,7个半头长,坐姿5个半头长。请看大屏幕(屏幕显示人体比例图片,分别站立、坐、盘的姿态,并用红线分出几个头长。)为了更清楚,老师用肢体语言直接对自己身体演示,包括胳膊、手等。然后用一句话概括人体比例,立七坐五盘三半。(设计意图:不用过多的语言,让学生自己体会到“比例”二字,全班活动起来一起测量,既活跃课堂又让其自己得出结论,比老师直接告诉更有说服力。图片总结直观,老师身体力行更直观,学生对比例的掌握更确切了些。)三、作业要求1.屏幕显示一幅坐姿图片师:谁能通过这节课所学,谈谈要画这幅作品,第一步要干什?第二步要干什么?生交流师表扬总结出作画步骤: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