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备课)组长签字教务处(抽)检查平川区第二中学标准教案设计备课要求:全册通备、逐节精备、生课熟备、熟课新备、课前默备、课后复备备课教师:徐彦萍时间:12、15第18周2课时授课年级:七课题最后一片叶子课型讲读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生字词及有关欧•亨利和《最后一片叶子》的文学常识;2、能够剖析贝尔曼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3、学会爱的表达。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运用“三读一练法”和划线技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博爱情怀。教学方法启发、诱导、点拨教具多媒体教学重点1、通过人物形象的赏析,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博爱情怀。2、学会在生活中表达爱。教学难点1、通过人物形象的赏析,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博爱情怀。2、学会在生活中表达爱。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尽管年龄小,但本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礼赞,理解容易,而且已产生共鸣,所以重点在于品语言、悟感情。从教材上来看,难度较六年级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阅读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字词识记上升到阅读理解、品味鉴赏。写作无论篇幅还是内容的要求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课前请做下面预习:(一)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问题。(二)本文是否感动了你,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做好阅读批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温故知新】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2、小说的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上部分。集备意见个案补充按照小说的三要素学习此课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3、小说按篇幅长短、容量大小,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导学过程】一、初步感知1、本文的作者是,国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和。他和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合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2、填写下列加点的字音:莴苣()自诩()邋遢()瘟()神动弹()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横行无忌:(2)弱不经风:(3)亏空:(4)鬼使神差:二、整体感知(精读课文、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并展示在黑板上)1、文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2、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天翻地覆的变化?3、根据刚才我们的初步归纳小组内概述一下小说情节(分小组提问)?三、合作探究1、在这一事件中做出最大牺牲、最为感人的是哪一个人物?2、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贝尔曼形象(小组讨论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概括他的形象)。课文说最后一片叶子是他的杰作,这样的人能创作出惊人的杰作吗,那片叶子算杰作吗?如果算,为什么?(讨论)2、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贝尔曼形象(小组讨论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概括他的形象)。相貌丑陋:画技平凡:语言粗鲁:脾气暴躁:贝尔曼是一个的人。四、课堂小结本文通过对乔安西和贝尔曼的刻生动描写,深刻刻画了人物内在的心灵美。文学作品中刻画人物形象常用到的描写方法有: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及侧面描写等。请同学们在对人物进行分析和描写时,注意有目的的练习人物的描写方法。【拓展延伸】请你运用你所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对你身边的某位进行描写,力争通过你的文字刻画,凸现出这位同学的个性特点来。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2、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理解人性美。【温故知新】1、文学作品中刻画人物形象常用到的描写方法有:、、、、和描写等。2、文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3、复习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填空:小说中乔安西由死到生、老贝尔曼由生到死都围绕展开,乔安西的生是因为;贝尔曼的死则是他的全部体现。【导学过程】一、精读感悟1、精读课文28—完,勾画出描写贝尔曼的句子,并大声有感情的朗读。用下列格式说话:我读的是_____段(朗读文段),从这一段中,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的贝尔曼。(在小组内读一读、赛一赛)2、“他们在房里瞧着窗外的那根藤,心里不由得害怕。”“他们”害怕什么?3、文章一开始对贝尔曼的描写让你觉得他是一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