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失眠睡眠概论•生存有两种状:觉醒和睡眠•睡眠是感观意识降低,自主活动丧失的一种生理状态•睡眠是一种主动的大脑活动过程•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状态多导睡眠图简介多导睡眠图简介EEGEMGEOGW以α波为背景,间有θδβ波肌张力较高快眼动和慢眼动均存在S1α波解体,代之以α、θδ、β波的混合节律肌张力开始下降快眼动消失,慢眼动可存在S2在S1脑电模式的基础上出现12-14次/秒的睡眠纺锤或/和K-综合波肌张力进一步下降快眼动和慢眼动均消失S30.5-2次/秒的δ波占背景的20-50%肌张力不变或进一步下降同上S40.5-2次/秒的δ波占背景的50%以上同上同上REM睡眠与S1相似降到最低出现快眼动利用多导睡眠图对睡眠的研究利用多导睡眠图对睡眠的研究睡眠各阶段的大致比例是:•S1%:5%•S2:50%•S3和S4:各10%、•REM睡眠:25-30%利用多导睡眠图对睡眠的研究利用多导睡眠图对睡眠的研究•NREM睡眠的主要功能是与生长和发育有关,而REM睡眠主要和学习、记忆、情绪的调节有关依据:生长激素的分泌情况、记忆和情绪的有关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对人体梦的研究NREM睡眠有利于体力的恢复,REM睡眠有利于脑力的恢复55101015152020各年龄段平均睡眠时间各年龄段平均睡眠时间周岁周岁1-41-45-105-1010-1210-1213-3013-3031-6031-606060以上以上失眠的概念•失眠(insomnia):指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失眠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失眠的主诉包括入睡难、夜间或清晨易惊醒、醒后不易再入睡、醒后感到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等。患者日间思睡,同时兼有头痛、心悸、健忘、烦躁等症状。•应该指出,失眠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ICD-10关于失眠的定义•入睡或维持睡眠困难或睡眠质量差•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持续至少1个月•在白天和夜晚都过度关注失眠问题,及其可能带来的不良结果•对睡眠质量的不满和/或睡眠质量给其带来痛苦或者明显干扰患者的日常活动失眠患者日间功能损害:1.疲劳或全身不适;•2.注意力、注意维持能力或记忆力减退;•3.学习、工作和(或)社交能力下降;•4.情绪波动或易激惹;•5.日间思睡;•6.兴趣、精力减退;•7.工作或驾驶过程中错误倾向增加;•8.紧张、头痛、头晕,或与睡眠缺失有关的其他躯体症状;•9.对睡眠过度关注。失眠的危害(1)•研究显示,长期睡眠质量差,人体衰老的速度是正常人的2.5~3倍,患心脏病的危险也大大增加。倘若两个晚上睡眠不好,血压会升高;如果每天只睡4个小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则显著大大减少;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的人,死亡率比睡眠正常者高1.8倍;假如失眠一周,健康的青年人也会出现糖尿病症状,使免疫力急剧降低;一个人若是连续3天不睡觉,易导致精神失常失眠的危害(2)•失眠症状超过一个月,在临床上就可以称为长期性失眠,长期失眠可以持续数年至数十年之久,有些甚至产生一种习惯性失眠,如压力一大,就时常睡不着觉。长期失眠必须引起重视,积极到采取措施。长期失眠的危害,皮肤暗淡无光、心烦气躁还只是最轻微的,有很多严重失眠患者在经历长期的失眠折磨后还患上了其他危害健康的严重躯体疾病。长期失眠给患者带来的影响还包括:失眠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偏瘫、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失眠的流行病学•2002年全球10个国家失眠流行病学研究(同卷调查)结果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全球约30%的人群有睡眠困难,约10%以上存在慢性失眠•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失眠症已成了现代生活中一种常见、多发的睡眠疾病,且正向中青年人群蔓延2014中国睡眠指数•本次调查显示,近七成(67.9%)国人表示自己近半年来有过失眠症状,其中26.6%的人每周都会失眠,严重者每周失眠次数达3次以上(6.4%)。•对于失眠者来说,能安心地睡上一觉无疑是莫大的幸福,但即使每天的睡眠时间能保•持在7小时以上,仍有43.9%的受访者表示“睡得不够”。•教师朝九晚五,睡得香甜,百分制下,教师睡眠充足感得70.8分,在各职业中得分最高。•城市成级越高,睡眠时间越少,上海人睡得最少,仅为7小时,苏州平均每天睡眠时长7.3(小时)睡前最爱玩手机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许多人睡前最后一件事就是关闭手中的掌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