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母营养与膳食哈医大一院闫雅更由于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乳母需要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素较多。孕前营养不良而孕期和哺乳期摄入的营养素又不足的情况下,乳汁分泌量就会下降。当乳母的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不足,体内的分解代谢将增加,以尽量维持泌乳量,此时泌乳量下降可能不明显,但已存在母体内营养的不平衡,最常见的指征是乳母的体重减轻,或可出现营养缺乏病的症状。乳母营养状况对乳汁分泌量的影响乳汁分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过程。除精神方面的刺激影响到乳汁分泌的质和量外,乳母的饮食、营养状况是影响乳汁分泌量的重要因素,患营养不良的乳母将会影响到乳汁的分泌量和泌乳期的长短。一般营养较差的乳母在产后前6个月每日泌乳量约为500ml~700ml,后6个月每日约为400ml~600ml;当乳母能量摄入很低时,可使泌乳量减少到正常的40%~50%;严重营养不良乳母的泌乳量可降低到每天100ml~200ml;饥荒时营养不良的乳母甚至可能完全终止泌乳。哺乳对母体健康的影响产后应尽快用母乳喂养新生儿,由于哺乳过程中婴儿对乳房的不断吮吸,刺激母体内催产素的分泌而引起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子宫出血的危险,还可促进产后子宫较快地恢复到孕前状态,并可避免乳房肿胀和乳腺炎的发生。1.哺乳与肥胖母乳喂养婴儿,可有效地消耗妊娠期间贮存的这部分能量有利于乳母的体重尽快复原,预防产后肥胖。就生理学理论而言,妊娠后没有哺乳并且食物摄入量正常的母亲,过多的脂肪将蓄积在体内。2.哺乳与乳腺癌大量的研究结果提示,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3.哺乳与骨质疏松按每天泌乳750ml计,持续6个月的哺乳妇女经乳汁丢失钙约50g,或约占5%的总体钙。假设哺乳期间钙的吸收效率没有变化,平均每天约需要660mg的膳食钙补充经乳汁丢失的262mg钙,如果母亲膳食钙摄入量不能满足需要,一般不会影响泌乳量及乳汁中钙含量,因为母体会动用骨骼中的钙用于维持乳汁中钙的稳定,其结果乳母可因缺钙而患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等。哺乳期母体钙的适宜摄入,对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有重要意义。乳母的营养素推荐摄入量能量产后1个月内由于乳汁分泌每日约500ml,故乳母的膳食能量适当供给即可,至3个月后每日泌乳量增加到750ml~850ml,对能量的需求增高。人乳的能量约为67~77kcal/100ml,平均为70kcal/100ml。由于每升乳汁含能量700kcal,机体转化乳汁的效率约为80%,故共约需900kcal才能合成1L的乳汁。虽然孕期的脂肪储备可为泌乳提供约1/3的能量,但是另外的2/3就需要由膳食提供。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提出的乳母每日能量推荐摄入量,在非孕成年妇女的基础上每日增加500kcal,轻体力劳动的哺乳期妇女应摄入能量3000kcal/d;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热比分别为13%15%,20%~30%,55%~60%。蛋白质人乳蛋白质平均含量1.2g/100ml,正常情况下每日泌乳量约为750ml,所含蛋白质9g左右,但是母体内膳食蛋白质转变为乳汁蛋白质的有效率为70%,故分泌750ml的乳汁需要消耗膳食蛋白质13g。如果膳食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不高,则转变成乳汁蛋白质的效率更低。按我国营养学会的建议,乳母应每日增加蛋白质20g,达到每日85g,其中一部分应为优质蛋白质。某些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牛肉、鸡蛋、肝和肾等,有促进泌乳的作用。脂肪一般而言,每次哺乳过程中后段乳中脂肪含量比前段乳的含量高,这样有利于控制婴儿的食欲。乳母能量的摄入和消耗相等时,乳汁中脂肪酸与膳食脂肪酸的组成相似,乳中脂肪含量与乳母膳食脂肪的摄入量有关。脂类与婴儿的脑发育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例如22碳6烯酸(DHA),对中枢神经的发育特别重要。目前我国乳母脂肪推荐与成人相同,膳食脂肪供给为20%~30%。钙为了保证乳汁中钙含量的稳定及母体钙平衡,应增加乳母钙的摄入量。乳母膳食钙参考摄入量为每日1200mg,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每日为2000mg。在2001年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提出的《改善我国妇女儿童钙营养状况的建议》中,建议乳母要注意膳食多样化,增加富含钙的食品,例如豆类及豆制品等,建议每日饮奶至少250ml,以补充约300mg的优质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