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青作者:邓禹飞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啊——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高山长青,涧水长蓝。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常围着青山转。啊——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常围着青山转唉。注意歌词欣赏歌曲,导入新课我们刚才欣赏的这首台湾歌曲《高山青》,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国。这首歌的名字也叫《阿里山的姑娘》。下面请同学们抢答说说:①阿里山给人的最初印象是什么?②文中那句话也可以概括你对阿里山的总感受?风光美如画云海云雾浓稠日出古式小火车古典的车站潭水清澈幽路曲径森林无边古老山林枯木林区宁静林海无边神木神奇千年神木吴功正(游记)学习目标:1、欣赏、感受阿里山的如画美景,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感知多彩多姿的大千世界。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描写阿里山美丽的风光.3、品味本文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4理解作者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的共同愿望。走进作者吴功正,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学家。1997年7月初,他应一批台湾学者的邀请,赴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之后,台湾学者为他接风洗尘后陪伴他游览了台湾著名的风光区阿里山。作者被迷人的阿里山风光深深陶醉。他想把阿里山描绘出来,介绍给大陆者,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于是回国后写下了此文。作品著有专著《小说美学》、《沫若史剧研究》、《中国文学美学》、《六朝美学史》、《唐代美学史》等,发表文学创作作品多篇。阿里山简介阿里山位于台湾嘉义县东北,是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峦的总称。最高峰为大塔山,东距台湾最高峰玉山甚近。阿里山风景区面积约有175公顷,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森林公园和旅游胜地。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1、今天你积累的词语有哪些?2、题目中的“纪行”是什么意思?由此你判断本文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阿里山”又点明了什么?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你喜欢的记号(如:圆圈)画出表示作者的行踪的词语,理清游览线路。说说作者采用的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什么?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自主学习整体感知速读课文思考:第一课时风靡mǐ一时咣当咣当guāng镶嵌xiāng谛听dì山岚lán鱼鳖biē参天cān雄踞jù静谧mì幢顶chuáng一幢zhuàng堪称kān一泓hóng红桧guì无可匹敌pǐ接风洗尘恍如隔世人迹罕至庞然大物葱郁如染我积累的词语有:你能读准下列字音和词语吗?基础导航游记散文2、题目中的“纪行”是什么意思?由此你判断本文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阿里山”又点明了什么?“纪”此处义同“记”,记载的意思。“纪行”指记载旅游路上的所见所闻的文字、图画(多用于标题:《延安纪行》)。“阿里山”点明了游记的对象。游览行踪:台北松山机场嘉义乘森林小火车进山阿里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曲径幽路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终于看到了神木下山的路上移步换景移步换景作者采用的这种以游览行踪为线索描写阿里山美丽如画的风光的方法叫——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景物依次描写下来,就是移步换景。游记一般采用这种写法,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给人以移动美、动态美、整体美。文中作者选取了阿里山的哪些代表性的景点来写阿里山如画风光?请同学们浏览课文2--9段,小组讨论,根据提示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景点特征,给各个景点起个名字,完成下列图表:(提示:可采用“形容词+景点名称”的形式给每个景点命名,即“——的——”的形式)合作讨论—欣赏阿里山的如画美景———的林海云雾————的火车————的水潭————的森林————的青苔————的林海————的神木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浓稠古式风味清澈静谧厚密无边古老阿里山美丽的景色深深的吸引着作者与各位游客,在优美的描写中包含着作者的深情,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你认为这写景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表达了作者对阿里山的由衷赞美、喜爱,含蓄表达两岸人民心融会起来的愿望。以及爱我河山,爱我中华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