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作业批改改进的思考徐正江地理作业批改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并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地理作业评价不能与课堂教学改革同步进行,成为地理课堂教学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要让每一次地理作业批改都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教师可以从中得到教与学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有利于调整教学内容的进度,学生也可以从中确立学习目标从而不断改进学习方式方法。一.在内容上要求多样性长期以来,我们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都是让全班学生去完成统一的内容。不管是差生还是优等生,在老师统一要求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但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在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方面是有差异的,他们在完成作业上也存在不同。所以统一的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去完成,必然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需要改过去的做法,对全班学生进行分层布置作业。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完成不一样的作业。如有的人空间概念较差,让他们完成读图、填图和绘图的内容。有的人有记忆方面的不足,尽量要求他们多记忆、多阅读自己构建知识框架。有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就以典型试题作为他们的课后作业,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二.作业试题的开放性以开放性试题为主的作业,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生活是地理探究之源,也是学生兴趣所在。如,在工业的区位选择方面,我让学生去了解兰州市的工业部门,然后就以我市的现状为背景谈谈我市在工业区位因素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对于这样的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方面,积极性很高。象这样开放性的试题,既联系了生活和生产实际,又运用到课本的基本原理,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到了真正有用的东西。学生愿学和乐学。可见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是丰富的,以生活为背景的地理作业更能激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作业的完成力求更多的合作性传统的教学要求是学生独立的完成各种问题,以适应独立考试的需要。但学生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往往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抄袭来应付,起不到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作用。但如果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在完成作业上也可以集思广益、分工协作,以小组的荣誉激励学生共同完成各项作业。合作完成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学生还可以节省学习时间,对学习交换经验,扬长避短,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合作完成作业,要求教师尽量设计一些合作型的作业。如合作完成一份有梯度的试卷,合作出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合作完成一期地理主题的黑板报,合作完成一项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四.面批可能会更好面批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最直接的交流方式。最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问题和优点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经常采用面批的方式,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1个性发展。从而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地理老师,喜欢学习地理,重视地理学科。五.批改作业的时效性这与作业布置的及时性是相一致的,如果作业批改的周期过长,反馈时间过长。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改正,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一般情况交上来的作业在第二天就应反馈给学生。六.制定地理作业评改规范1、在学生作业正确的地方用“√”,在错误的地方用“╳”或“?”,以提醒学生改正。2、每次批改中,对学生作业应有等级“A、B、C”,并及时登记在记分册上。3、每次批改作业前,应检查上次的作业中要求学生改正之处,学生是否认真订正如正确应用“√”表示;如仍然错误,应请学生到老师处,进行个别辅导;如果学生还没有订正应提醒学生直到改正了为止。4、每次批改后,应检查记分册,对于做的较好的学生应及时在课堂上点名表扬;对于做的较差的学生应及时的询问学生本人,了解原因,督促其及时订正;对于没有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