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字编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补充内容《数字编码》134和135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学号和身份证编码的方法,学习用数字来进行编码,学习抽象概括方法。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分工协作能力。3、通过生活事例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初步体会、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编码的组成及数字反映的信息。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收集不同编码资料,了解各种数字编码含义及编排方法。教学过程:课前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我说1表示男生先起立接着坐下,2表示女生起立后坐下。换个规则再来,1表示全班学生起立后接着坐下,2仍然表示女生起立后坐下。数字“1”在生活中还可以表示什么呢?数字“1”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含义。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人?你自己的学号是多少?老师点名时,如果不叫姓名,还能怎样区分班上的同学呢?编号时要用到什么?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2、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数字来编码的例子还有很多,谁能说一说?课件展示几个例子。二、探究新知(一)合作探究了解身份证的编码1、昨天老师布置大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和调查了一些身份证号码,谁愿意来说一说?2、请同学们分组交流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身份证编码的知识。3、老师也带来了两个身份证号,贴卡片。请大家仔细观察:并互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从身份证号码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出示课件引导:补充:实际上,身份证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号,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6为顺序码,17位为性别码,第18位为校验码。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调查讨论和小组合作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身份证的信息。这么几个简简单单的数字就可以反映出一个人这么多的信息!它非常的简明、科学,这也就是编码的优越性。5、小马虎的难题。1“小马虎”在课前收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四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但是不记得这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了,你们能帮帮他吗?课件出示:360103197012210412320623450607331320623440101040360102197209280161同桌讨论,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谢谢大家帮小马虎解决了这个难题,你们真了不起!老师也为我们大家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别人的这种品质感动。我先代表小马虎谢谢大家!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二条之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身份证是我们每个同学将来都会拥有和面对的实际问题,我们长大后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身份证。(1).你长大后身份证号码可能是多少?借助今天所学的知识给自己编制一个身份证号码。马上行动起来,把编好的身份证号码写在纸上。(编写后在组内交流)(2).学生上台汇报,并介绍每个数字的含义。其实在户口簿上就有我们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请大家与户口簿上的身份证号码对照一下。7、我们说了这么多关于身份证的知识,那么身份证到底有什么用?身份证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法定个人身份证件,将来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不要随意借给他人使用。(二)自主设计学号1、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身份证号码,常常见到数字编成的号码,这些号码都表达一定的信息。学号也是用数字进行编码的。17号这样的学号只适用于自己班内使用。如果放在整个学校中使用,比如校长说17号同学来一趟校长室,你觉得会出现什么情况?所以,学校为了便于管理,我们每一位同学一进入小学,便会拥有一个学号,这个学号将伴随你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2请大家运用所学的数字编码知识,以小组为单位,给全校的每一个学生编一个学号,看谁编写的学号既能尽可能多的反映出这个同学的信息,又科学合理!教师巡视。2成果大展示。指名汇报,说说设计意图,怎样设计学号能体现出是男生还是女生?怎样设计学号才能保证学号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不变?其他同学对上台汇报的各种设计方案进行评价。3小结:大家真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