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教案(理论课教学用)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教研室:诊断学教研室任课教师姓名:张莉芸课程名称:诊断学授课时间:2009年3月9日授课章节诊断学第二篇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九章授课对象五年级本科生授课时数2学时*2授课时间2009年3月9日授课地点医大7教室口院24教室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或掌握脊柱及四肢的检查方法熟悉脊柱四肢检查方法常见的典型体征了解这些体征和疾病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难点:脊柱及四肢的位置与形态异常及运动障碍的检查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板书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黑板授课提纲一、脊柱(30分钟)生理弯曲度病理性变形(侧凸前后凸)活动度压痛与叩击痛几种特殊试验二、四肢与关节(30分钟)位置与形态异常运动障碍及检查方法三、神经系统检查(30分钟)颅神经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神经反射自主神经功能选用教材诊断学(第六版),主编:陈文彬潘祥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9月参考教材内科学(第六版)主编:叶任高陆再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2月(理论教学用)讲授内容第一节脊柱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椎5个尾椎4个一、脊柱-体表定位枕骨结节向下,第一个触及的是第二颈椎棘突。第七颈椎棘突特别长,颈前屈时更为明显,又称隆椎。两肩胛冈内端连线通过第三胸椎的棘突,棘突下缘约平第三、四胸椎间隙。两肩胛下角的连线,通过第七胸椎棘突,约平第八胸椎椎体。腰肌两侧可触及的最长的横突为第三腰椎横突,同第三腰椎椎体水平。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一般通过第四腰椎椎体下部或第四、五椎体间隙。双侧髂后上棘的连线,通过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棘突之间。二、脊柱检查-背面脊柱:是否正中,有无侧凸畸形,上身倾向何侧。脊柱侧凸:C形、反C形、S形或反S形。两肩是否等高。双髂嵴上方是否水平。脊柱侧凸:背肌正常及经常锻炼者在脊柱两旁隆起,中央呈现一条沟状。经常在弯腰位工作或缺乏锻炼者背肌萎缩,两侧背肌变平而中央的棘突呈一条隆起。注解重点讲解应注意双侧骶棘肌是否对称、有无萎缩或痉挛。凡腰痛的病人,如腰椎结核,急性扭伤等,常有腰肌痉挛。自动运动颈椎及腰椎的运动:脊柱主要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检查颈椎时应固定双肩,使躯干不参与运动。胸椎活动度的检查三、脊柱检查-侧面观察脊柱四个生理性弯曲:颈段稍向前凸;胸段稍向后凸;腰段前凸;骶椎则有较大幅度的后凸。脊柱后凸(kyphosis)(驼背、脊柱过度后弯):-胸部塌陷,腹部向前凸出,原因⑴小儿脊柱后凸多为佝偻病起。⑵儿童、青年脊柱后凸多为胸椎椎体结核引起。⑶青少年胸段下部及腰段均匀后凸,多为发育期姿势不良或患脊椎骨软骨炎的后果。⑷成年人胸段成弧形(或弓形)后凸,见于强直性脊椎炎。⑸老年人脊柱后凸,多发生在胸段上半部,为骨质退行性变、胸椎椎体被压缩而成。⑹外伤性胸椎骨折后,可在任何年龄成为发生脊柱后凸的原因。脊柱前凸(lordosis)-脊柱过度向前弯曲,发生在腰椎部分时,又称挺腰畸形,可见于妊娠等生理情况,也可因大量腹水、脊椎滑脱症、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炎症所致的髋关节屈曲畸形所致。四、脊柱检查-压痛和扣击痛体位:患者俯卧位,使椎旁肌肉放松,准确地找出压痛部位。方法:检查脊椎压痛时右手拇指自上而下逐个按压脊椎棘突,正常人脊椎无压痛。病变:脊柱两旁肌肉有压痛时,常为急性腰背肌劳损所致。腰椎的横突上有腰肌的起止点。腰肌急慢性损伤时,常在横突上有不同程度的压痛。第三腰椎横突较其他腰椎横突长,所承受的腰肌拉力较大,如有损伤,局部可有压痛并沿大腿向下肢放射。叩击痛两种检查方法:直接叩诊法,是以叩诊锤或手指直接叩击各个脊椎棘突。深部的椎体疾患如结核或脊椎炎时,叩打局部,出现深部疼痛,而压痛不明显或较轻。间接叩击法,嘱病人取端坐位,医师用左手掌面放在病人的头顶,右手半握拳以小鱼际肌部叩击左手观察病人有无疼痛,正常人脊椎无叩击痛。如脊椎有病变,在受损部位可产生叩击痛。叩击痛阳性可见于脊椎结核、骨折及椎间盘突出。五、脊柱检查-常用检查方法1.坐位屈颈试验:病人坐位,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