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得到正确救治的四个案例:案例一:啤酒将窗帘浸湿,将烟气、毒气基本挡于门外:2006年春节,哈尔滨市的一家酒楼发生了火灾,几十人顷刻间被烈火和毒气夺去了生命.当火灾发生时,二楼一间小餐厅里,有一家人正在聚餐.他们发现火情后,急忙奔向紧急出口,但门被锁住,无法撞开.他们又想下楼,但楼梯处已被烟火笼罩.在这种情况下,这一家人临危不乱,急忙退回小餐厅,然后分工合作.有的人负责打开通向外界的铁窗,以便求救.有的人负责堵住餐厅的门缝,以防毒气、烟气灌入小餐厅.他们将餐厅的窗帘扯下来堵门缝,堵不严时,又用啤酒将窗帘浸湿,将烟气、毒气基本挡于门外.后来,急救人员赶到,这一家人获救.案例二:七旬老人回忆爬脚手架逃生:上海11•15火灾发生后,一张火灾逃生者在脚手架上等待救援的照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同时也被全国的多家媒体刊登。后来,记者获悉,这位在脚手架上的老人目前在长海医院接受治疗,情况比较稳定。记者迅速赶往那里,并顺利地找到了她。她告诉记者,她叫韩明霞,并讲述了她和她的丈夫陈孝庆(图中穿灰西装者,被中年妇女挡住)从火灾中逃生的故事。对于76岁的韩明霞来说,11月15日的中午和往常一样,从老年大学回家,吃完午饭后便在客厅看电视。而她80岁的丈夫陈孝庆则在屋里睡午觉。由于大楼外墙正处于施工状态,所以为防止灰尘从外面飘进屋内,家住20楼的韩明霞老两口把窗户都关得很严实。下午2时15分左右,韩明霞突然看见有黑烟从门缝儿钻进了屋内,虽然她并不确定这是什么,但马上叫醒了她的老伴儿。陈孝庆醒来看到这股黑烟,立刻意识到了可能是火灾,当他把房门打开的时候,大量的黑烟伴随着火光就向他扑面而来。“我的老头子跟我说着大火了,外面出不去。”韩明霞这样告诉记者。但当时他们都没有意识到,火势会是如此的猛烈。陈孝庆到阳台一看,立刻判断火势会往上走,人应该往下走才安全。但外面已经被烟雾充斥,陈孝庆拉上老伴就往南阳台外的脚手架上爬。陈孝庆说:“我们随后用毛巾捂住口鼻,以免吸入过多黑烟。紧接着,忽然看到住在23楼的一个老邻居从上面沿着脚手架往下爬,告诉我们他的那层楼火势也非常大。”老两口于是决定也从脚手架逃生。韩明霞和陈孝庆顺着脚手架往下爬了两个楼层,看到18楼的火势并不大,而且那个楼层正在装修,窗户都开着,他们就顺着窗户爬了进去。“我们想看看楼梯是不是畅通,但是却发现已经被堵住了,就在这时,我们看到有一个小伙子在这个楼层,本来也想走楼梯的,现在只能放弃。”陈孝庆说。“在我们第二次准备爬脚手架前,这个小伙子砸碎了消火栓的玻璃,然后打开消防龙头,把水往我们头上浇,说这样爬脚手架的时候不会感觉太烫。”韩明霞指着照片上右上方的男子说道。这时刚好有一对夫妻准备和他们一起下楼,大家商量后决定用灭火器开路,于是五个人接着往下爬。据韩明霞回忆,爬脚手架时,年轻夫妇相对灵活,而80岁的老伴和她自己却因为消耗了大量体力而觉得有点身体发软。另外,没有出现在照片中的另一个年轻小伙子在他们后来继续爬脚手架的过程中,爬得比较快,就一个人先走了。而图中的那个中年妇女的伤势比较严重,脚上因为没有穿鞋已经严重烫伤,体力也开始透支。“我跟她说,‘姑娘,你快爬,不要停下来。’当时脚手架不是特别烫,可能是因为我们身上都是水的缘故,但是等到水渐渐干了,就可能会被烫伤,所以我让她快点爬。”韩明霞说。随着爬下的楼层越多,韩明霞他们离消防水枪就越近,当他们爬到15层以下时,已经可以被楼下消防水枪里的水喷到。在他们到达10楼之前,消防员曾想用云梯把他们救下来,但是浓烟太大,他们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办法。“当我们爬到10楼的时候,我们听到了消防员把楼道打通的声音,他们后来也看到了我们。”陈孝庆说,“他们把消防斧伸给我们,让我们沿着斧子爬过去。我和我的老伴先进去了,照片中的那两个人我没有注意,但是也应该得救了。”老两口顺着消防员的指引从楼梯接着往下走,到了2楼的时候,韩明霞因为体力不支昏了过去。上海电视台的摄像机记录下了他们老夫妻被救出的画面,消防员背着韩明霞,而后面就跟着陈孝庆。而陈孝庆说的唯一一句话就是“后面还有人”。在病友们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