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人疼痛与意识状态及镇痛镇静疗效的观察与评价相对于全身麻醉病人的镇静与镇痛,对ICU病人的镇静镇痛治疗更加强调“适度”的概念,“过度”与“不足”都可能给病人带来损害;为此,需要对重症病人疼痛与意识状态及镇痛镇静疗效进行准确的评价。对疼痛程度和意识状态的评估是进行镇痛镇静的基础,是合理、恰当镇痛镇静治疗的保证。一、疼痛评估:疼痛评估应包括疼痛的部位、特点、加重及减轻因素和强度,最可靠有效的评估指标是病人的自我描述。使用各种评分方法来评估疼痛程度和治疗反应,应该定期进行、完整记录[29,30]。常用评分方法有:1.语言评分法(Verbalratingscale,VRS):按从疼痛最轻到最重的顺序以0分(不痛)至10分(疼痛难忍)的分值来代表不同的疼痛程度,由病人自己选择不同分值来量化疼痛程度。2.视觉模拟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用一条100mm的水平直线,两端分别定为不痛到最痛。由被测试者在最接近自己疼痛程度的地方画垂线标记,以此量化其疼痛强度。VAS已被证实是一种评价老年病人急、慢性疼痛的有效和可靠方法[31](图一)。不痛疼痛难忍0100图一、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数字评分法(Numericratingscale,NRS):NRS是一个从0—10的点状标尺,0代表不疼,10代表疼痛难忍,由病人从上面选一个数字描述疼痛(图二)。其在评价老年病人急、慢性疼痛的有效性及可靠性上已获得证实[32]。012345678910不痛痛,但可忍受疼痛难忍图二、数字疼痛评分尺4.面部表情评分法:(FacesPainScale,FPS):由六种面部表情及0-10分(或0-5分)构成,程度从不痛到疼痛难忍。由病人选择图像或数字来反映最接近其疼痛的程度(图三)。FPS与VAS、NRS有很好的相关性,可重复性也较好[33]。不痛微痛有些痛很痛疼痛剧烈疼痛难忍图三、面部表情疼痛评分法5.术后疼痛评分法(Prince-Henry评分法)[34]该方法主要用于胸腹部手术后疼痛的测量。从0分到4分共分为5级,评分方法如下:表一、术后疼痛评分法分值描述0咳嗽时无疼痛1咳嗽时有疼痛2安静时无疼痛,深呼吸时有疼痛3安静状态下有较轻疼痛,可以忍受4安静状态下有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对于术后因气管切开或保留气管导管不能说话的病人,可在术前训练病人用5个手指来表达自己从0~4的选择。疼痛评估可以采用上述多种方法来进行,但最可靠的方法是病人的主诉。VAS或NRS评分依赖于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能力。当病人在较深镇静、麻醉或接受肌松剂情况下,常常不能主观表达疼痛的强度。在此情况下,病人的疼痛相关行为(运动、面部表情和姿势)与生理指标(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的变化也可反映疼痛的程度,需定时仔细观察来判断疼痛的程度及变化。但是,这些非特异性的指标容易被曲解或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35]。二、镇静评估定时评估镇静程度有利于调整镇静药物及其剂量以达到预期目标。理想的镇静评分系统应使各参数易于计算和记录,有助于镇静程度的准确判断并能指导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镇静评分系统有Ramsay评分、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以及肌肉活动评分法(MAAS)等主观性镇静评分以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等客观性镇静评估方法。1.镇静和躁动的主观评估a)Ramsay评分[36]: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镇静评分标准,分为六级,分别反映三个层次的清醒状态和三个层次的睡眠状态(表二)。Ramsay评分被认为是可靠的镇静评分标准,但缺乏特征性的指标来区分不同的镇静水平。表二.Ramsay评分b)Riker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onScale,SAS)[37]:SAS根据病人七项不同的行为对其意识和躁动程度进行评分(表三)。表三、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分值描述定义7危险躁动拉拽气管内插管,试图拔除各种导管,翻越床栏,攻击医护人员,在床上辗转挣扎6非常躁动需要保护性束缚并反复语言提示劝阻,咬气管插管5躁动焦虑或身体躁动,经言语提示劝阻可安静4安静合作安静,容易唤醒,服从指令3镇静嗜睡,语言刺激或轻轻摇动可唤醒并能服从简单指令,但又迅即入睡2非常镇静对躯体刺激有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有自主运动1不能唤醒对恶性刺激无或仅有轻微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恶性刺激:指吸痰或用力按压眼眶、胸骨或甲床5秒钟c)肌肉活动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