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选修课论文)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论文题目: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学员姓名:身份证号:注册证书号:注册单位:联系电话:青海省建设厅职业资格注册中心制2013年1月21日青海省二级建造师(论文)诚信承诺书我慎重承诺和声明:本人撰写的:《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是自己自主调研、写作、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和转载他人成果,文中所有引文或引用数据(含图表)均已注册出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章第四十六条第一款之规定,本人愿意为本文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学员(签名):2013年1月21日摘要:道路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道路工程中经常发生、较为普遍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对工程的使用品质与寿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严重的后果。由于道路工程量大面广,因此其危害性更大,更应予以重视。本章主要叙述在道路建设与营运过程中质量通病的现象、原因与防治方法。道路是露天结构,它受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点。本文对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方面做一阐述。关键词: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一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1.路基的主要病害:1.1路基的沉陷路基沉陷是由于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出现这种情况,一是路基本身的压缩沉降;二是由于路基下部天然地面承载能力不足,在路基自重的作用下引起沉陷或向两侧挤出而造成的。路基的沉缩是因路基填料选择不当,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度不足,在路基堤身内部形成过湿的夹层等因素,在荷载和水温综合作用之下,引起路基沉缩。1.2边坡滑塌路基边坡滑塌是常见的路基病害,根据边坡土质类别,破坏原因和规模的不同,可分为溜方与滑坡两种情况。1.2.1溜方:由于少量土体沿土质边坡向下移动所形成。溜方通常指的是边坡上表面薄层土体下溜。主要是由于流动水冲刷边坡或施工不当引起的。1.2.2滑坡:一部分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某一滑动面滑动,滑坡主要是由于土体的稳定性不足所引起的,1.3碎落和崩塌1.4路基沿山坡滑动1.5不良地质和水文条件造成的路基破坏2.路基病害防治2.1路基行车道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2.1.1原因分析路基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甚至局部出现“弹簧”现象,主要原因是:1.压实遍数不合理;2.压路机重量偏小;3.填土松铺厚度过大;4.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5.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2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6.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7.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8.填土颗粒过大(>lOc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2.1.2治理措施1.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2.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合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3.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例如:我单位施工的冷湖至花土沟道路工程K12+430.712~K12+720填方路段由于回填土含水量过大,路基成型后经大车碾压,使出现“弹簧”现象,为保证路基稳定将此段进行砂砾换填处理,经整改,路基压实度及弯沉值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2.2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2.2.1原因分析1.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75cm)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2.2.2预防措施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2.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3.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轮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4.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2.3路堤边坡病害的防治路基边坡的常见病害是土质边坡坍塌、滑坡、雨后冲刷严重(甚至出现浪窝),石质边坡塌落、崩塌等。2.3.1边坡滑坡病害及防治措施2.3.1原因分析1.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2.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