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精神障碍包括•持久妄想性障碍•急性而短暂的精神障碍•感应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持久妄想性障碍•又称偏执性精神障碍,指一组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而病因未明的精神障碍,若有幻觉则历时短暂且不突出。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无明显的其他心理方面异常。30岁以后起病者较多,起病隐袭,病程进展缓慢,可持续终身。偏执狂•持久、不可动摇和极为系统化的妄想为突出症状,思维保持逻辑和条理,行为和情感反应与妄想保持一致,无幻觉,人格保持完整。•妄想内容常为被害、夸大、疑病、也可与诉讼有关。•近十年来很少诊断。偏执狂的病因•不明•遗传有关•病前不健全人格偏执狂的分型•诉讼狂:最常见类型,系统的被害妄想•夸大狂:系统的夸大妄想•嫉妒狂:对配偶的系统的嫉妒妄想•色情狂:常见女性,对年龄较大、已婚、社会地位较高的男性系统的被钟情妄想偏执狂的诊断要点•妄想为唯一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妄想内容较固定、系统并与客观环境有一定联系•始终不出现幻觉•不发生精神衰退,社会功能良好•有一定的现实性,不经了解,难辨真伪偏执狂的鉴别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妄想荒谬、离奇、泛化,有幻觉,可衰退•中毒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阳性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异常,病史提供•心因性妄想症:剧烈和长期的心理社会因素,妄想与不良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且随心理因素消除而消失偏执狂的治疗•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兴奋、易激惹、有影响他人的行为时可应用抗精神病药物、胰岛素及心理治疗,但疗效不佳偏执性精神病(偏执状态)•表现与偏执狂相似•妄想结构不如偏执狂系统、持久•可伴有幻觉•多起病于不良社会心理因素之后•预后相对较好偏执性精神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健全人格(主观、多疑、固执、自我中心等)•不良社会心理因素•无确定的遗传倾向偏执性精神病的临床表现•起病隐袭,缓慢,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的曲解发展而起病,经病态推理逐渐形成妄想•妄想较为系统,但结构不严密,不泛化•妄想内容接近现实,妄想对象多涉及家人、邻居或同事,内容多为被害、夸大、嫉妒、诉讼及钟情等•除妄想外,无明显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好,不衰退偏执性精神病的诊断要点•以妄想为主要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妄想内容具有现实性,相对系统,固定•可伴有幻觉•社会功能保持良好,很少发生精神衰退•多见于中年女性偏执性精神病的鉴别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妄想荒谬、离奇、泛化,有幻觉具有精神分裂症独特症状,可衰退•偏执狂:妄想更系统,巩固、持久,男性多见,预后差•心因性妄想症:剧烈和长期的心理社会因素,妄想与不良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且随心理因素消除而消失•躁狂症:有夸大妄想时应鉴别,有典型的情感高涨、思维奔逸等症状,有感染力•器质性精神障碍:阳性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异常,病史提供偏执性精神病的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减轻或消除妄想、焦虑、易激惹症状•心理治疗更年期偏执状态•是一种更年期以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病•现已少诊断更年期偏执状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不明•与各器官功能衰退,内分泌紊乱有关•社会心理因素更年期偏执状态的诊断要点•更年期首次发病,女性多见•以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不荒谬,结构简单,系统性不强•除妄想外无其他思维障碍•人格保持完整,病程长,不出现衰退•常有内分泌紊乱(月经紊乱及停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无器质性病变基础更年期偏执状态的鉴别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妄想荒谬、离奇、泛化,有幻觉,具有精神分裂症独特症状,可衰退•心因性妄想症:剧烈和长期的心理社会因素,妄想与不良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且随心理因素消除而消失,一般不存在内分泌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焦虑症:无思维内容障碍,自知力完整,无内分泌功能紊乱症状•血管性痴呆:记忆缺损、人格改变、中晚期智力减退,病程阶梯式进展•更年期综合征:头痛、头晕和紧张、多疑、易怒等精神症状但无妄想。更年期偏执状态的治疗•药物治疗:十分必要,抗精神病药物可适量选用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或奋乃静,可合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心理治疗: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一般治疗:减少诱发因素;合理安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