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王四平-平脉辨证-发热VIP免费

王四平-平脉辨证-发热_第1页
1/50
王四平-平脉辨证-发热_第2页
2/50
王四平-平脉辨证-发热_第3页
3/50
国医大师李士懋平脉辨证治疗发热经验李士懋传承工作室:王四平一、李老对发热的认识•(一)概念•关于热的概念,中西医有别。中医之热,是指一组特异症状,如身热、烦燥、口渴、溲赤、便干、舌红苔黄,脉数面赤等,体温或高或不高。•西医是以体温计的度数为标准,超过37℃即为发热。中西医关于热的概念虽有别,但有重叠。•中医因外感引发的热症,一般体温亦高,内伤发热亦有高者。•今日所论之发热,全部是指体温高者。一、李老对发热的认识•(二)热分类•热可分虚实两大类,即实热与虚热。•热的来源,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发热分虚、实两大类:•发热而脉实者,属实热,以祛邪为主,此邪包括六淫、七情,气血痰食瘀等;•脉虚而热,则属虚热,包括阴阳气血之虚,以扶正为主;•尚有虚实兼杂者,则祛邪扶正,两相兼顾,务求阴阳平和。一、李老对发热的认识•(三)病因病机•1.实热:•邪在太阳,则寒热并作,脉浮缓或沉紧,或浮紧,必按之有力。•邪在阳明者,但热不寒,脉洪大或沉实,伴有阳明的脉征、舌征、腹征。•邪在少阳者,乃半虚半实,寒热往来或但热、潮热,脉弦,且有少阳经腑不利的见证。•邪入少阴可寒化、热化。寒化者,可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而为热,此真寒假热;热化者,可水亏火旺,亦可转阳症。•邪入厥阴者,为寒热胜复,亦可转阳证。一、李老对发热的认识•温热之邪而发热者,只有气血之分。•热邪在气分者,治同伤寒阳明证。阳明为成温之渊薮,非清即下,非下即清。•热入营血者,皆为气血两燔,大法宜清气凉血散血。•热浮游于阳明经者,脉浮数洪大;阳明腑实者,脉沉实;•热入阴经者,脉沉细躁数。•湿热者,当遵薛生白的正局与变局,化湿清热,若已化热化燥伤阴,外兼少阳三焦,内兼厥阴风木,则治同温热。三、李老对发热的认识•2.虚热者:气虚者,阴火动,君火不明,相火代之,已虚之气浮动而为热。此种热,可仅为自觉症状,亦可体温高;体温可为低热,亦可呈高热,反复发作;可持续数月,乃至数年。此热,必伴脉虚及气虚之见证,法当甘温除热。•血虚者,气失依恋,气浮动而为热。除血虚不濡、不荣之见证外,必与气虚之症并见,法当益气养血。一、李老对发热的认识•阳虚者,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而为热,此即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或称龙雷火动。此热,可为自觉症状,亦可为高热,体温可高达40℃以上,持续数日、数月。此热,不可水灭,不可直折,当引火归原。•阴虚发热,因阴虚不能制阳,阳气浮动而为热,其特点为夜热早凉,五心烦热,发蒸潮热,伴阴虚之见证。法当滋阴潜阳。此热,可仅为自觉症状,亦可体温高。三、李老对发热的认识•郁热者,属实热,或虚实相兼,乃火热内郁,阳气不得外达。其特点为脉沉而躁数,舌红,症见外寒内热,治当遵“火郁发之。”•郁热及小柴胡证发热者,今天不讨论,将来专门讨论。李老验案•一、太阳伤寒•杨某,男,21岁,学生•2007年3月12日初诊:发热四天,体温38.5℃,恶寒、无汗,头身痛,食差,便可。•脉紧数。舌稍红,苔薄白•证属寒邪束表法宜发汗散寒•方宗麻黄汤主之•麻黄9g桂枝9g杏仁10g炙草6g生姜6片•二剂,水煎服,三小时服一煎,温复取汗,得畅汗停后服。隔日告曰,服一煎,即得汗而解,余药未服。一、太阳伤寒•麻黄汤的应用指征:(1)发热、恶寒(2)无汗(3)脉(沉)紧寒束于表而脉紧者,多沉而不浮。寒主收引敛泣,气血痹阻,故尔脉沉。正如《四诊抉微》所云:“表寒重者,阳气不能外达,脉必先见沉紧”,“岂有寒闭腠理,营卫两郁,脉有不见沉者乎。”故知,沉亦主表。脉紧数者,数脉从紧,不以热看。因寒闭阳郁而脉数,紧去数自己,故不加寒药清热。二、阳明腑实•张某,男,53岁,干部•1977年4月22日诊:高热40℃,入院后又持续10天。曾做了各种检查,未明确诊断,仍是高热待查,用过多种高级抗生素,热依然不退,请会诊。灼热无汗,头痛肢凉,口舌干燥,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已七日未解,舌红苔燥黄,脉沉实数。此典型的阳明腑实,予调胃承气汤加味。•生大黄12g芒硝30g玄参30g生甘草6g•2剂,6小时服一煎。二、阳明腑实•下午开始服药,仅服1剂便解,初为便硬,后为溏便,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王四平-平脉辨证-发热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