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之我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要学习英语了,但是对于年龄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要学好一门外国语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少数是因为智力或生理上有缺陷外,大多数学困生的形成是与后天的成长环境或者是教育方法等因素有关,因而是可以转化的。要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特别是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抓好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以下就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提高教学质量,谈一谈我自己的体会。一、掌握学困生的心理,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和渴望进步的心理。但他们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作为教师要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做具体分析,逐个击破。有的因父母离异,变得孤僻;有的是留守儿童,缺乏成年人监管,放任自由;有的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或家庭纠纷而变得沉默自卑;有的因性格内向,不愿与他人交流,更加不会主动向老师请教;有的则认为英语不重要而放弃学习;有的却用学习汉语的方法来指导自己学习英语,因而产生心理上不适应;有的因老师缺乏教育教学手段,以致学生的集中力游离于课堂之外,学习效率也下降;有的学习动机不当,学习目标不明确;有的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有的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缺乏信心,由于心理上的误区使他们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同时,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等等。作为英语老师,我们就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才能事半功倍。1、尊重和关心,宽容和善待学困生,激发其学习的潜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没有对学困生的偏爱,就没有学困生的成长与转变。”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的情绪,学习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学困生心里普遍有一种压抑感,自信心不强,以致产生一种厌学情绪,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手法去栽培他们。对于孩子们来说,教师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这些有声或无声的肢体语言会触动他们的心灵深处,有助于激发他们潜在的学习动力。如有时一个简单的问题讲几遍学困生还不理解,我就不厌其烦地再多讲几遍,用显浅易懂的语言讲解直到他们理解为止;在下雨天,主动借伞给没带雨具的学生;在学生身体不舒服时,多嘘寒问暖;在学困生做作1业遇到困难时给予优先的帮助和指导;在课外多与他们谈心,让他们体会到老师是想多关心和爱护他们;在校运会上他们取得好成绩时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在他们取得点滴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在课堂上,当他们上课不留心时,走到他们跟前,轻轻抚摸一下他们的头,表示老师正在关注他们,希望他们能专心听课;在班集体取得荣誉时,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等等。2、肯定和赞扬,点燃积极进取的心灵火花发挥表扬这一手段的力量。如林俊锋同学是个调皮的男生,上课经常开小差,也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我多次找他谈话,但收效不大。正当我发愁不知如何是好时,在一次野炊活动上,我发现他乐于助人的一面。活动结束后,我在班上表扬了他,看出当时的他受到表扬很高兴。我就趁机说:“如果你能在英语学习上多下苦功,相信能取得更大进步。”出乎意料的是后来他的英语学习取得很大的进步。又如杨伯威同学有一次把要重做的作业交上来后,我发现他写的很认真漂亮。于是我在班上说:“杨伯威同学这次作业很认真,真令老师刮目相看!Welldone!同学们只要认真做好每件事,效果就是不一样。希望同学们以后做作业时都要抱着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我今后将会对作业优秀及作业进步大的同学进行表扬奖励。”从那以后,全班同学学习英语的态度认真多了,特别是学困生,无论在上课或是作业都有明显的进步。3、借助集体力量,提倡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精神由于英语教师任教的班级较多,这样后进生的面也相对较广。有时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对学困生进行辅导,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