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导入十堰市郧阳区城关一中李向阳学习目标:1、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2、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130万人430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373万人195万人280万人365万人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敌我力量对比表1948年8月军队人数1946、6—1948、8共产党多高昂国民党下降少130万280万上升430万365万机动兵力士气后方危机四伏低落巩固背景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西北、中原、华北、华东、东北五个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战役名称时间指挥参战部队战略方针战果意义辽沈1948.9—11.2(52天)淮海1948.11—1949.1.(65天)平津1948.12—1949.1.13(64天)三大战役合计1948.9.—1949.1.三大战役概况林、罗东北野战军关门打狗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刘、邓、陈粟、谭、中原、华东野战军中间突破、分割歼灭歼敌55.5万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林、罗、聂东北、华北野战军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瓮中之鳖)改编、歼敌52万解放华北全境四大野战军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共150多万战略决战(1948.9--1948.11)东北解放军长春沈阳营口锦州长春沈阳锦州①②③辽沈战役三大战役形势图长春沈阳锦州陈官庄双堆集碾庄①②③辽沈战役淮海战役①②③三大战役形势图战略决战(1948.11--1949.1)碾庄双堆集徐州陈官庄华东解放军淮海战役中陈毅说:“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战役胜利的意义:淮海战役在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歼敌最多,使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基本解放。此后,解放军进逼长江北岸,南京城内的国民党政权日暮途穷。长春沈阳锦州北平天津张家口陈官庄双堆集碾庄①②③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①②③①②③三大战役形势图战略决战大同石家庄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1948.11--1949.1)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1949、1、31战略决战大同石家庄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1948.11--1949.1)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1949、1、31(三)平津战役1、特点:A、“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B、“先打两头,后取中间”2、在此战役中,党中央解放北平是采取的是什么手段?为什么?①采取了和平手段;②保护了北平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护了古都的文物免受战争的破坏;对傅作义部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的倒戈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战役胜利的意义:华北全境基本解放,至此解放区在长江以北基本上连成一片。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步伐大大加快。江阴湖口解放战争胜利南京二、渡江作战——最后胜利1、渡江战役1949、4、212、解放南京1949、4、23二、渡江战役湖口500多公里时间:1949年4月21开始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国民政府年统治结束22江阴5月27日,中国最大城市解放。上海渡江作战胜利的意义渡江作战是解放江南的第一步;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建立22年的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覆灭。辽沈战役歼敌辽沈战役歼敌4747万万(中共军队开始超过(中共军队开始超过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军队)淮海战役歼敌淮海战役歼敌5555万万平津战役歼灭和改编平津战役歼灭和改编5252万万意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解放战争的胜利在望。战役名称时间指挥参战部队战略方针战果意义辽沈1948.9—11.2(52天)淮海1948.11—1949.1.(65天)平津1948.12—1949.1.13(64天)三大战役合计1948.9.—1949.1.三大战役概况林、罗东北野战军关门打狗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刘、邓、陈粟、谭、中原、华东野战军中间突破、分割歼灭歼敌55.5万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林、罗、聂东北、华北野战军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瓮中之鳖)改编、歼敌52万解放华北全境四大野战军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共150多万思考:内战刚爆发的时候国民党力量占了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