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3、农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重点难点]:1、农业生产的自然与社会因素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3、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学生分析]:根据初中的地理学科的学习对农业生产活动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未深入地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对农业生产进行分析。区位的概念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学生对于布局可能有所理解,但对于区位却并不熟悉。[讲授过程]:导入:第三单元: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问题]人类主要进行哪些生产活动?(三大产业部门)本章三节对应三在产业部门。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问题]什么是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问题]什么是区位?两层含义:该事物的位置;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给定两幅图,分析其形成为同农业生产类型的原因三江平原:季风气候、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生产技术较先进、国营农场种小麦。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地势高峻、山地草场广布、粗放的放牧业、放牧藏绵羊、山羊和牦牛。两地形成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的原因:农业区位差异。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自然因素:(1)气候: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和苗壮,大海航生靠舵手,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热量与降水)热量:(积温)决定复种制度。复种制度=播种面积/耕地面积降水:决定农作物类型(水田或旱田)两者结合:南稻北麦,南米北面,南蔗北菜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2)土壤:万物土中生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茶树:南方的酸性土壤,甜菜:北方的碱性土壤(3)地形:平原:种植业,原因: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山地丘陵:畜牧业与林业,原因:耕作不便,不易于保持水土,(4)水源:灌溉水源,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2、社会经济条件:(1)市场:(市场需求量是农业生产的最终决定因素)决定农业生产类型与规模。(供求关系的体现,今年的大白菜)(2)交通:园艺业与乳畜业,其产品易腐烂变质,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而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表示某种农业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回答下面两题:1、阶段一影响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平坦B、气候优越C、距城区近D、水源充足2、阶段二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加C、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D、交通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3)政策:中国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提高农产品价格,会增加农民收入。(4)农业生产技术: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现代农业生产中,加大科技投入成为提高农业产品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的农业新增产值中,有60%是靠科技投入转化来的。以上为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我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更多的考虑自然还是社会经济因素?原因:自然条件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条件多变。其中市场是最终决定要素。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很多,对于具体的某种农业生产来说,往往是一个或几个因素是最重要的,称为主导因素:例: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热量河西走廊的粮棉和南疆的棉花——水源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地形珠江三解洲的基溏生产——地形城郊的园艺与乳畜业——市场江南丘陵的茶树,东北的大豆——土壤以色列的无土栽培——技术二、农业地地域类型由于世界各地农业区位因素的差异,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对象种类差异(农产品类型)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生产效率及生产技术水平主要有13种:原始农业:(1)迁移农业(2)初步定住农业(3)游牧业传统农业:(4)稻作(5)传统旱作谷物农业(6)传统混合(7)地中海式农业现代农业:(8)种植园(9)现代谷物(10)现代混合(11)乳畜业(12)市场园艺业(13)大牧场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