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骚体赋: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如贾谊《吊屈原赋》、2、建安风骨:建安诗坛,指汉末魏初时期诗歌。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成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3、永明文学:一.永明文学是指以齐永明年间为中心这一时期的文学活动。二.“永明文学”重文学特质的发扬和个人情怀的抒发,而且逐渐由情怀抒发转向重娱乐。同时创造了一种清新的美的理想。更重要的,是在诗歌形式上的探索。4、“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度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5、“宫体诗”是指一种以写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的重声律、词采丽靡轻艳的文风。5、骈文: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它实际上是广义的散文的一部分,但它与散体单行的狭义的散文相对比而有明显区别。骈文的主要特征有四:对偶、用典、声律、辞藻。6、上官体:上官,指初唐诗人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上官仪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人称为上官体。特点:体察细致、情思婉转、笔法精细、对偶工整。7、唐传奇: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小说文体。8、馆阁体:馆阁体是唐代一种分题赋咏和寓直酬唱的诗体。在对于诗律和诗艺的研炼发展上,为唐代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9、初唐四杰:一.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10、辋川集:《辋川集二十首》,是盛唐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写的一组小诗。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在明秀的诗境中,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11、大历十才子:“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十才子”齐名的重要原因是,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12、元和体:元和体是唐宪宗的年号。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在元和年间所写的长篇排律、“小碎篇章”、艳体诗统称为“元和体”13、长吉体中唐诗人李贺,字长吉,所以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长吉体”。“长吉体”诗在构思、意象、遣词、设色等方面都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形成瑰丽、冷艳的浪漫风格,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都独树一帜。14、无题诗:李商隐用无题为名的爱情诗,称无题诗。无题诗具有“朦胧”的特点,旨意隐秘。无题诗的范围,一般认为是作者抒写不明原因的生活遭遇或思想感情的诗篇。主要包括两种,即寄托说和爱情说。15、苦吟诗:晚唐时期,苦吟诗的早期代表是孟郊,后来有贾岛、姚合。他们的诗风相近,都以苦吟著称所以称苦吟诗。17、变文:一.“变文”是唐代民间创作的一种新文体,其体裁是有说有唱的,为佛教俗讲所借用。所谓“变文”之“变”,当时指变更了佛经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二.变文的体制是散文与韵文相结合而成。散文为讲述之用,韵文用来歌唱。三.变文分为三类:一是演说佛经故事的宗教性作品;二是演说历史故事讲史作品;三是演说明间传说题材的作品。18、花间词派: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多用华丽的字面和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19、原始歌舞的综合性:指原始歌舞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情况。20、《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笙诗6篇不在305之数。21、采诗说:班固《汉书·食货志》22、献诗说:(国语·周语上)23、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25、弃妇诗:是被丈夫无情抛弃的妇女的咏唱,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卑下和她们不幸的命运。其中以《谷风》、《氓》二首为最知名。27、《尚书》:是由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它是以记言为主的古史。28、《逸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