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中职校学生流失率云南省临沧市云县高级职业中学罗荣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2007年以来国家财政给予就读中职学校学生每年1500元的资助。但是县一级职业中学还是出现了招生难,把招进来的学生留住也难的普遍现象。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流失率高,不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声誉,而且给国家财政投入和教育教学资源带来严重浪费。流生问题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控制学生流失工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笔者是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名管理者,在调研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多层次来分析流失成因和对策。一、学生流失的现状、学生流失从被动到主动以前流失原因主要集中在违纪和学习成绩差而导致退学或意外事件退学,这属于学校强迫学生退学,是学生被动流失,主动权在学校,学校容易控制。而现在学生流失除被动因素外,更多的表现为主动流失,学校处于被动地位因而难以控制。、学生流失从少量到大量学生流失由极个别现象发展到群体流失现象,半年内流失率会到40%左右。、学生流失由间歇到经常以前学生流失主要集中在学期末和开学初,而中途学生流失较少,而现在学生流失时间除学期末外,学期之中也存在学生经常性的流失。、学生流失的不平衡性学生流失问题虽说是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学生流失的多少在专业与专业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都存在不平衡性。从专业来看,那些贴近市场、就业形势好、教学条件好的、师资力量强的专业学生流失少一些;从班级来看,班主任能力强、班级管理好的班级学生流失少些;从年级来看,一年级的学生流失率远远高于其他年级。二、中职生为什么流失?(一)社会以及行政主管的原因造成学生流失、社会及政府的导向依然不力。政府依然没有从法律层面上重视起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承担着社会功能,一方面部分学生一旦流入社会他们本身没有技能,不能谋生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另一方面许多行业准入制度没有监督、执行到位,现在不管有无资格证都可进入,甚至有些企业在招收未成年人就业,导致国家教育体制下的职业教育变得可有可无,导致中职教育在部分家长和学生那里失去魅力。、主管部门对教材改革以及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不够现行的中职教材,专业课程跟不上社会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文化课教材没有紧扣专业。与中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与学生已有的基础严重脱节。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长期积累,导致有些学生厌恶甚至抵制学习。初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是中职学校的课堂改革犹如一潭死水,行政主管没有很好的进行监督和指导。落后的教学设备,以接受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课堂缺少吸引力和参与度,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维持。、缺乏对中职校有效、科学的评价体系。政府和主管部门往往对于初级中学和普通高中都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监管学校的办学成效。但是对于中职学校,缺乏有效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中职学校的办学缺乏有效的监管。、社会环境影响。当前,社会上对职业学校还存在一些偏见,认为读职高不如普高,读职高也没有用,即使送子女到职高也只是把年龄混大。导致学生到职高的心态就是混,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价值追求,没有足够的自信,总认为“低人一等“。其次,社会上多方面的诱惑也让一些学生觉得学校生活单调,受约束,急于摆脱学校的管理。女口,有的学生迷恋上了网吧,无心在校学习。有的学生因参军或谋得了更好的工作岗位,选择离开学校。(二)学校是造成中职生流失的最根本因素导致学生流失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学校因素,因为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其它因素都是客观因素,只有学校自身的因素才是主观因素。、招生宣传夸大其辞。“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反映了职业中学与普通高中在竞争中求生存的被动局面。职业学校不仅要与普高争夺生源,而且在职业学校内部竞争,这种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生源大战”愈演愈烈,极大地影响了中等职业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给职业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职业学校为了招收更多的学生,往往在招生宣传上大做文章,刻意美化自己的学校,大大超出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在招生宣传片、宣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