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有关知识:词的有关知识:1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余”、“曲子词”、“歌词”等。2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的集中体现。33、词的分类:、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58字以内)、字以内)、中调(中调(59—9059—90字)长调(字)长调(9191字以上)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4.4.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照、周邦彦等)北宋有“豪苏腻柳”之称,柳词如北宋有“豪苏腻柳”之称,柳词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到..柳永柳永苏轼苏轼柳永柳永((约约987—1053)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初名三变,字耆卿qíqīngqíqīng,今,今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柳屯田。排行。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妓因善于演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妓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使得身价大大提高。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使得身价大大提高。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的传统,开创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榜。按说,补习补习,完全可以东山再榜。按说,补习补习,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可不服输的柳永就是沉不住气,由起。可不服输的柳永就是沉不住气,由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天》。发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的《鹤冲天》。发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痛快,压根没有想到就是那首《鹤冲痛快,压根没有想到就是那首《鹤冲天》铸就了他一生辛酸。没有几天,天》铸就了他一生辛酸。没有几天,柳永的《鹤冲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柳永的《鹤冲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仁宗反复看着,吟着,越读越不是滋味,仁宗反复看着,吟着,越读越不是滋味,越读越恼火。特别是那句“忍把浮名。越读越恼火。特别是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真是刺到了宋仁宗的换了浅斟低唱。”真是刺到了宋仁宗的痛点上。痛点上。三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考试,好三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考试,好不容易过了几关,只等皇帝朱笔圈不容易过了几关,只等皇帝朱笔圈点放榜。谁知,当仁宗皇帝在名册点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