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乳腺癌诊治新进展VIP免费

乳腺癌诊治新进展_第1页
1/102
乳腺癌诊治新进展_第2页
2/102
乳腺癌诊治新进展_第3页
3/102
乳腺癌诊治新进展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邵志敏乳腺癌的发病率美国1980198784.8/10万112.4/10万32.5%上海1981199018.8/10万28.5/10万51.6%天津1981-19821988-199218.2/10万24.94/10万37%病期比较NCDB1972年DCIS1.9%1985年DCIS12.4%SEER腋淋巴结转移率相对5年生存率1972年42.0%75%1989年27.8%86%我院各时期乳腺癌病期的构成比010203040506075年以前(1155例)76-85年(942例)86-95年(1495例)96-97年(562例)I期II期III期IV期不能分期我院DCIS及早浸癌与浸润性癌的构成比2473043213224718230501001502002503003501996199719981999病例数浸润性癌DCISDCIS及早浸癌发现方法的构成比1972-9661%27%8%4%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肿块伴溢液X线发现1997-200037%16%22%25%乳腺癌高危妇女的评估和预防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年龄•家族史:BRCA1、BRCA2、p53等•良性乳房疾病:–非增生性疾病不增加发病率–不典型增生增加发病率4.0-5.0倍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年龄段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年龄(岁)乳腺癌发病率(%)乳腺癌死亡率(%)20-400.490.0935-552.530.5650-704.671.0465-855.481.01-10010.21.5365-1106.531.53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危险因数相对危险性直系亲属患乳腺癌1.2-3.0绝经前3.1绝经后和双侧8.5-9.0绝经后1.5绝经后双侧4.0-5.4初潮年龄<12岁1.3绝经年龄>55岁1.5-2.0初产年龄25-29岁1.5初产年龄>30岁1.9初产年龄<30岁2.0-3.0未生育3.0乳腺增生性疾病1.9乳腺不典型增生4.4小叶原位癌6.9-12.0•评价家族史对乳腺癌的危险性,应区分乳腺癌的遗传素质和单纯的家族高发病率乳腺癌高危妇女的评估和预防遗传性乳腺癌•由一种或多种基因突变所致•5-10%•Li-FraumeniSyndrom•目前所知基因:BRCA1、BRCA2、p53单纯家族史•没有基因的变化•绝大多数有家族史的妇女并不存在遗传素质乳腺癌的遗传基因BRCA1•45%的遗传性乳腺癌和80%同时有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患者有BRCA1基因的突变。•如BRCA1有突变,50岁时发生乳腺癌的机率为50%,65岁可达80%。•卵巢癌的发病率也增加。BRCA2•和BRCA1相似,但和卵巢癌关系不大。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患肿瘤的危险性肿瘤类型BRCA1突变BRCA2突变一般人群乳腺癌55%-85%37%-85%12.5%对侧乳腺癌>65%>65%0.5-1%/yr卵巢癌15-60%15%-27%1.4%乳腺癌后的>30-55%明显升高2%-3%乳腺癌直肠癌可能增加可能增加6%前列腺癌可能增加可能增加10%男性乳腺癌无报告6%极少胰腺癌不增加相关极少乳腺癌的遗传素质•父系或母系中有多个亲属患乳腺癌•同时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有双侧和/或早期乳腺癌的家族史乳腺癌危险性的评估•如有乳腺癌遗传素质,应进一步进行家谱分析,评估乳腺癌的危险性•BRCA1、BRCA2基因检测•BRCA1有突变者,应注意卵巢癌的可能乳腺癌危险性与良性疾病的组织类型有关•非增生性病变:不增加危险性腺病、纤维变性、微小或巨大囊性病、导管扩张乳腺炎、鳞状化生、纤维腺瘤、轻度增生•单纯增生性病变:增加1.5-2.0倍危险性中度增生、乳头状瘤•不典型增生:增加不典型增生:增加4.0-5.04.0-5.0倍危险性倍危险性小叶或导管不典型增生小叶原位癌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而非浸润性的早期作者患者发生浸润性癌随访相对危险性(%)(年)Haagensen2871816.36.9Rosen9934.5249.0Wheeler3212..517.5-Andersen4726.41512.0Page4423189Sslvadori806.3510.3Otteson6911.6511.0多因素分析模型认识和评估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年龄•初潮年龄•初产年龄•直系亲属患乳腺癌人数•既往乳腺活检Gail模型预防性乳腺切除术预防性手术并不能完全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原因•不能100%地切除乳腺组织•动物实验不支持•放松了警惕皮下乳腺切除术单纯乳腺切除术预防性乳腺切除后的乳腺癌发生和死亡率乳腺癌(发生和死亡)期望值实际值降低(%)所有乳腺癌30.0390.0预防性乳腺切除37.4392.0后的乳腺癌预防性乳腺切除10.5280.9后的死亡率其他预防性措施•严密监测:BSE、CBEBSE:有助于发现小的或LN阴性的乳腺癌CBE:50-70岁妇女中有意义,可降低30%的死亡率•药物预防:Tamoxifen乳腺癌的化学干预试验(BCPT.NSABPP-1.1992.6-1997.9)•对象:高危人群,指5年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乳腺癌诊治新进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