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力做一个完整的人——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有感李小燕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北郊中学校长郑杰又为我们新一代的教育人撰写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前者让我们受益匪浅,拜读后者,亦有醍醐灌顶之感。书中的百条建议犹如金刚刀穿破心灵的甲胄,让我们对自身的职业,自我的评价,未来的努力方向有重新的认识。一、认清教师职业性质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把教师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后来也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红烛;当然,还有人赞誉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韩愈之说明确了我们的职业任务,因园丁红烛自然形象而贴切地说明了这一职业的奉献精神,恐怕唯有“灵魂工程师”一说更能诠释在当今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中我们这个职业最为神圣的一面。的确,教师这职业真的有别于任何一个职业,它既不能像商人一样带来立竿见影的利润,也不能像医生一样让病人起死回生。知识的传授,道德的引领跟半毛钱都扯不上关系,正如郑杰校长所言,当教师不是赚钱的畜生,所以我们在恭贺新禧时,往往只是彼此祝福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不习惯说“恭喜发财”之类,事实上教师更倾向于从社会地位上而非经济地位上来获得尊严,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来作为职业资源的。认清了教师这一职业的本质,我们职业的责任感与神圣感就会油然而生,如果作为人类精神火种的传播者都不能坚持“人性”,不能将精神世界中的理想、信念、美感、思索、情感、道德等等具有美感的东西进行引领和传承,恐怕我们这个社会真的要病入膏盲、无可救药了。因此,我们要为自己是人类精神的守卫者,拯救者而心生自豪。二、要学会赞美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救恕者,应对美好的事物保持敏锐,用自己神经最敏锐的触角去探触身边每一个人,哪怕像尘埃一样微不足道的美点。身边有一位同事,只要从他嘴里说出的话,都让人听得心灰灰,什么“海天盛宴”又富二代一夜掷千金,什么贪官又包养了几位情妇,我不禁要问:如果社会真的如此黑暗、污浊不堪,那这个社会怎么还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领导要有一双慧眼,要学会赞美老师,因为赞美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教学成绩显著的要赞美,但任劳任怨的也不能忽略,学科带头人固然出色,普通的工作者也不平凡。同事之间也要互相赞美,我就有一次亲身经历,有一个同事穿了一身新衣服,很得体地掩盖了她身体的缺陷,我由衷地赞美:“你这身衣服真漂亮。”她说:“便宜衣服。”我又补了一句:“便宜衣服穿出了贵衣服的效果,说明你是气质美女。”她立马莞尔,看,一句真诚的赞美既愉悦了他人,又快乐了自己,一举两得,何乐不为?现在的老师很吝啬自己的表扬,生怕表扬会让学生飘飘然,其实不然,表扬是让学生进步的一制胜法宝,说人类的劣根性也好,没有哪一个人是不喜欢听好话的,因为我们送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聪明的、乖巧的见得多了,所以我们总是用挑剔的眼光把学生拿来比对,俗话说得好:“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我们不妨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不吝啬自己的表扬,这一法宝的运用,会让你工作起来顺水顺风。其实,赞美说难也不难,一两句轻轻的话语,配上一副与赞词相匹配的表情即可。不夸大不虚无,不为赞美而赞美。可赞美之事,认也绝不信奉“沉默是金”。三、常怀一颗敬畏之心人要敬畏,才能得救;人要敬畏,才会谦逊;人要敬畏,才感知足。生活中有一种人,说地全知,说天知一半,让人厌而远之。这类人说白了,少了一颗对生活的敬畏之心,多了一分天下不怕地不怕的造反精神。敬畏,决非敬畏权势,敬畏地位、敬畏金钱,那样的敬畏会让人丧失本心,与魔鬼共舞。首先要敬畏真理,学校是传播真理的地方,如果老师不信奉真理,怎样去引领学生坚持真理?真理不一定仅存在于教科书中,有时学生的手中也有真理,真理不问出处,正如英雄不问出处。其次要敬畏权威,而不是权力,校长你可以不去敬畏,而生活中有德之人,有识之人,有才之人都是我们应该敬畏的权威,有敬畏之心就不会妒能忌贤,保持宽容。尤其是学校,更应该形成敬畏权威的氛围,这样学校才能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