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三节第二课时训练全程跟踪新人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黄山高一检测)最新的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C.一氧化氮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D.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解析: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常温常压下,NO容易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O2.答案:C2.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放置后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剩余气体是反应前的,故B项正确,NO不溶于水,对应D项;S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体积水溶解40体积SO2,对应A项;Cl2对应C项.答案:B3.(·石家庄模拟)某集气瓶中的气体呈红棕色,加入足量水,盖上玻璃片振荡,得橙色溶液,气体颜色消失.再拿走玻璃片后,瓶中气体又变为红棕色,则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混合气体中的()A.N2、NO2、Br2B.NO2、NO、N2C.NO2、NO、O2D.N2、O2、Br2解析:向集气瓶中加足量水,得橙色溶液,说明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Br2;拿走玻璃片后,瓶中气体又变为红棕色,说明原混合气体一定含有NO或NO2或两者都存在.据此判断A项正确.答案:A4.现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四组气体:①NO2+NO;②NO2+O2;③HCl+N2;④NO+N2,将其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并立即倒立于水槽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H3,H4,其中高度关系是()A.H2>H3>H1>H4B.H3>H2>H1>H4C.H1=H2=H3=H4D.H1>H2>H3>H4解析:假设混合的两种气体各3mol,①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1/3;②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5/8;③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1/2;④中水不能进入试管.答案:A5.将盛有N2和NO2(无N2O4)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A.1∶1B.1∶2C.1∶3D.3∶1解析:将试管倒立于水中,只有NO2和H2O反应,生成的NO与不反应的N2为剩余气体.设原气体的体积为V,设NO2的体积为x,根据差量法求解:3NO2+H2O===2HNO3+NOΔV32x解得:x=.故V(N2)=V-=.=.答案:C6.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NH3、NO2、N2B.NH3、NO、CO2C.NH3、NO2、CO2D.NO、CO2、N2解析:此题可以使用排除法.原气体为无色,排除A、C,因为A、C中的NO2是红棕色气体.最终几乎无气体剩余,原气体不可能含有N2,排除D.B正确,其中NH3被足量的浓硫酸吸收,余下NO、CO2通过足量的Na2O2时,CO2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氧气与NO生成红棕色的NO2,氧气过量,再通入到水中时4NO2+O2+2H2O===4HNO3,得到硝酸溶液,最终几乎无气体剩余.答案:B7.(·山东高考)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解析:本题考查无机化合物的性质.Si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符合酸性氧化物的定义,A选项正确;Na2O与CO2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反应的产物为Na2CO3和O2,B选项错误;NO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迅速反应生成NO2,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C选项错误;新制氯水中存在H+和HClO,具有酸性和漂白性,所以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振荡,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选项错误.答案:A8.在容积为672mL的烧瓶里充满NO、NO2的混合气体,将其倒立在水槽里,去塞后再通入280mL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且水充满烧瓶(气体体积都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总反应为NO+NO2+O2+H2O===2HNO3B.总反应为4NO+8NO2+5O2+6H2O===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