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四拿破仑时代的欧洲民主创新演练·大冲关(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王室与议会关系紧张。查理一世多次解散议会,甚至停止召开议会长达11年之久。致使双方矛盾达到白热化的最主要经济因素是()A.政治立法问题B.税收征收问题C.宗教压迫问题D.军队经费问题解析:题目强调“经济因素”,排除A、C两项。税收征收主要是为了王室的财政问题,B项符合题意。答案:B2.“光荣革命”既是一次政治妥协,又是一次政治变革,它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两个基本原则。这两个原则是()①限制王权②中央集权[③议会至上④民主共和A.②③B.①②C.①③D.③④解析:“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两个基本原则是限制王权和议会至上。答案:C3.右图为伦敦的克伦威尔雕像,有人说他是一位“未戴王冠的英国国王”,其主要依据是()[A.率“新模范军”打败王军[B.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C.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D.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解析:“未戴王冠的英国国王”主要是强调克伦威尔专制独裁的一面,其主要依据就是他出任护国主,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答案:C4.英王詹姆士一世提出“君权神授”的主要目的是()A.协调君权和神权的关系B.缓和国王和议会的矛盾C.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D.打击天主教会的势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实质的能力。詹姆士一世入主英格兰后,为了强调和树立自己的地位,宣扬“君权神授”,君权来自上帝,议会权力来自国王。A、D不是其目的,B不是缓和,而是要在议会前树立国王的权威,故本题选C。答案:C5.《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都涉及的问题是()A.宗教自由问题B.税收问题C.军事问题D.对外关系问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权利请愿书》中有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税的内容;《大抗议书》则严厉抨击苛捐杂税。答案:B6.观察右图,图中场景描绘了1653年发生在英国伦敦的一幕,某人带领军队闯入议会,手中挥舞宝剑,怒气冲冲地对敢于“犯上”的议员们吼道:“恶棍们,滚开!”议会被驱散后,英国由此确立了()A.君主专制政体B.共和政体C.护国政体D.君主立宪政体解析: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驱散议会,并在高级军官和大商人的拥护下,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答案:C7.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D.君主制度的衰亡解析:A、B两项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D项说法错误,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度,故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由专制走向民主,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本国向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答案:C8.法国大革命前,社会上存在着尖锐的等级对立。当时法国的第三等级()A.是法国比较富有的等级B.是承担繁重赋税的等级[C.是国王最为放心的等级D.是人数量少的社会等级解析:革命前的法国,存在着尖锐的等级对立。第三等级是被压迫阶级,他们要承担大量的赋税,强烈要求改变现状。答案:B9.从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的目的看,三级会议在当时拥有的权力是()A.审判重大案件B.行政管理C.批准征收新税D.制定法律解析:从教材表述来看法国三级会议在当时拥有的权力是批准征收新税,而不是审判案件、行政管理、制定法律,故只有C项正确。答案:C10.1792年成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与1649年成立的英吉利共和国,其相似之处是()①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确立②都进行过反侵略战争③都曾被复辟王朝所取代④都曾处死封建国王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④D.②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①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共有的;②是表现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③英吉利共和国在1660年一度被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取代,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被法兰西第一帝国取代的;④是两国的相似之处。答案:C11.(·天津高考)1793年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革命高潮中被送上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