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实施意见的通知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8.07.12施行日期2018.07.12文号苏府〔2018〕68号主题类别老年人保护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府〔2018〕68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苏州市人民政府2018年7月12日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91号)、《省政府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7〕12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扩大我市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现就全面放开我市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制定以下实施意见。一、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一)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全面清理、取消申办养老服务机构(含运营养老机构或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企业或社会组织,下同)的不合理前置审批事项,进一步调动各类社会资本(含外资)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积极性。相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能,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设立条件、提交材料、建设标准、服务规范等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等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及时办理审批,不得将彼此审批事项互为审批前置条件。(各市、区人民政府,市民政局、人社局、国土局、住建局、规划局、卫生计生委、环保局、工商局,市消防支队等)1.降低登记条件。对申请设立从事养老服务的企业或社会组织,可依法申请在工商、民政部门登记机关办理注册登记。注册登记实行“零收费”,免收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设立、变更登记费及工本费)。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营利性养老服务企业,应依法按“先照后证”的简化程序执行。在民政部门登记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并符合直接登记条件的,不再由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办理登记为养老机构的,到辖区民政部门申请设立许可。对利用闲置资源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涉及到土地性质调整、规划临时变更、消防验收、环保评估等事项,可按《关于贯彻落实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操作办法》(苏政民发〔2017〕6号)执行。2.放宽经营范围。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可以依法在其登记管理机关管辖范围内设立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分支机构设立登记和经营范围,超出其法人企业经营范围的登记,经其法人企业书面同意,可以直接办理分支机构的设立和变更经营范围登记。3.简化审批流程。凡申请举办养老服务机构无需提供资金来源证明、验资证明和资产评估报告。对养老服务机构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的,由所在地的县级市(区)卫计部门实行备案管理,简化对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等为老服务型医疗机构设立的审批手续,及时进行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定点评估,符合条件的及时签订协议,纳入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提供机构。各级民政部门在受理养老机构设立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支持新兴养老业态发展,对于养老服务机构以外的其他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鼓励其依法办理法人登记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4.放宽设立许可。凡利用政府投资兴建的建筑,已正常运营或准备开办养老机构的,因历史原因无法提供房产证、土地证和房屋竣工验收合格证明,在确保房屋使用安全和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只要委托依法设立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房屋安全鉴定,且鉴定结论为A级或B级安全的房屋,可作为提交消防审验合格意见或备案的凭证,待消防验收合格后,办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凡利用社会力量投资兴建,不动产登记证(或房产证、土地证)和房屋竣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