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Story五举措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文|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q021年,浙江银保监局立足浙江省域实际,围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立重点工作清单,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建设,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1年2月末,浙江辖内(不含宁波)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4.2万亿元,居全国第一。截至2020年末,辖内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446.6亿元,增速达23%。以新型农业经营主饰为重点,推进城乡均衡发展一是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建档。鼓励银行保险机构结合政府部门认定的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清单,主动对接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户建立相对完善的信息档案。加强与政府部门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档案覆盖维度。二是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特点,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产品适配性。如,辖内银行机构与浙江省农担公司合作推出“浙里担•新农贷”产品,以符合条件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对象,利用10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据库及风控模型进行评级授信,联合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截至2021年2月末,“浙里担•新农贷”累计发放贷款29.08亿元。三是创新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创客等“四张清单”,推行“清单管理+主办银行”模式,“一企一策”提供精准服务:推动银行机构积极对接行业协会、“三位一体”农合联等,为上下游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一揽子综合化金融支持如,农行浙江省分行围绕全省80条农业产业链,批量拓展契合当地产业导向、农户带动效益明显的主体,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2万多户,贷款余额超过70亿元。实施“农村青年创业伙伴计划”,助力农村资源回归一是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配合“两进两回”(即“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行动实施,创新推出“两乡双创贷”“人才贷”“人才创业险”等金融产品,对回乡青年、回乡乡贤、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提供金融支持。如,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针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农创客、新农人等客户群体特点,创新乡村振兴带头人、两乡双创、农户中长期经营性贷款等产品,将单户额度提高至10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延长至15年。截至2021年2月末,辖内银行机构农创客贷款23.81亿元。16二是推动银行机构向行政村或企业派驻金融顾问(指导员),发挥金融机构专业优势、人脉优势,为乡村和企业经营发展出谋划策,如,浙江银保监局与团省委组织开展“农村青年创业伙伴计划”,百余名县域银行支行负责人、保险支公司负责人为千余农村创业青年提供结对帮扶,提供信贷产品、创业保险保障,并通过一对一辅导,输出成熟管理经验,及时传递市场信息、产业动态,帮助创业青年把握发展机遇。三是持续深化“信用村镇”建设及“整村授信”工作开展,推动实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建档授信全覆盖。截至2021年2月末,辖内建档(评级)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例超过97%,全辖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3065.86亿元,覆盖494.80万户,占农户小额贷款的比例达58.68%。积极推动创新工作方式,探索信用农户前置预授信,提升农户贷款覆盖面。如浙江省农信联社与农业农村厅合作加大农户信息共享,对不符合条件的农户建立“负面清单”,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实施“农户小额普惠贷款”预授信全覆盖;大力推广3万元起步、30万元以下的纯信用、免担保抵押的“农户小额普惠贷款”。目前,浙江全省普惠授信服务农户数达903万户、授信总额1.44万亿元。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促进乡村生态宜居一是积极助推乡村人居环境和生态CoverStory环境整治提升,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今年以来,引导各银行机构加大新农村建设、水环境治理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信贷投放,截至2021年2月末,辖内银行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为4207.43亿元,比年初增长:;农村住房改造货款余额为998.1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