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阿里山美丽如画的风光。2.进一步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法。3.品味文章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请跟着优美的音乐《高山青》,自由朗读课文,走进风光美如画的阿里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文,记录员将学习成果记录下来,准备交流。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游览阿里山,宴会结束后,我们将从()乘飞机到达中部城市(),然后改乘()进山,经过3个小时的运行后我们会到达(),从这里开始我们需要步行上山,穿过一片(),我们会看到(),迈过()间的(),最终将会欣赏到阿里山的标志和灵魂——()……森林小火车台北的松山机场嘉义阿里山站林区姊妹潭原始森林曲径幽路神木移步换景风光美如画宁静的林区清澈的潭水无边的森林厚密的青苔神奇的神木景古式的火车古式小火车潭水清澈林区宁静幽路曲径森林无边神木神奇本文语言富于音乐美,请找出你认为写得优美、富有韵味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说说其美在哪里。风光美如画宁静的林区清澈的潭水无边的森林厚密的青苔神奇的神木景古式的火车古式小火车它经过了改装,变成了纯粹的旅游性小火车,颇有古式小火车的模样和情调。也是那样的牵引机,也是那样的咣当咣当声,它使我们觉得时空倒退,引发了我们的思古幽情。拟声词潭水清澈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比喻句林区宁静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又仿佛吸进去以后凝化在体内而不要吐出来。对偶句、比喻句、排比句,整句和散句交错使用,文字流畅而节奏鲜明,富于音乐美。幽路曲径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叠词森林无边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六个比喻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和谐动听。神木神奇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双音节词,读来整齐匀称,琅琅上口,显示音节美。从作者对阿里山不同风光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他怎样的感情?融情于景托物寄情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些感情的?情韵美回顾课堂,静心思考,总结一下你通过本节课都有哪些收获。请以我们的校园为游览对象,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做个简单介绍,努力尝试运用优美的词语和修辞增添文章的美感。高山常青,涧水常蓝……阿里山如一首含蓄隽永的诗,如一杯醇香甘甜的酒,如一幅生动的画,如一曲悠远的歌……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去看看那拔地参天、威风八面的神木?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去阿里山赏云海,观日出?让我们共同企盼祖国早日统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