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一、【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本过程。(2)说出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与生物体生长的关系。(3)说出组织的概念,并知道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细胞分裂和分化对生物体生长的重要意义,懂得珍爱生命。(2)初步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基本过程。(2)理解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过程难点:(1)细胞分化过程(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生物世界充满了生机,大家想过没有,种子为什么能萌发成幼苗,并继续生长成为一棵大树呢?鸟卵为什么能孵化成雏鸟,而雏鸟又可以不断长大为成鸟受精卵为什么可以孵化出蝌蚪,而蝌蚪又可以发育成青蛙呢?也就是说,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呢?生物体的这种生长现象与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细胞的分裂、生长和细胞的分化。【体验一】【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1、细胞的分裂⑴学生自主观察图7—9和图7—10,【小组合作】讨论①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②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它对生物体的生长有什么意义?总结:①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②植物细胞在中部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细胞分裂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数目不断增多,这样生物体就生长了。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通过细胞分裂还可以进行增殖。⑵计算: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后形成两个新细胞,第二次分裂后,形成四个,那么进过n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数目是多少?⑶前面我们学过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那么,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只是简单的一分为二吗?其实,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位于细胞核里的染色体的变化是最明显的。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数目和形态相同的两份并随着细胞的分裂分别进入两个新的细胞中。画图展示。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染色体的变化对新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对细胞有什么意义?总结: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数目和形态相同的两份,并随着细胞的分裂分别进入两个新的细胞中。染色体的这种变化使两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和原来的那个细胞的染色体是一样的。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因此两个新细胞的遗传信息也是相同的。这就保证了遗传物质在细胞的前后代之间保持了一定得连续性和稳定性。细胞分裂能增加细胞的数量。那么,细胞分裂是生物体能长大的唯一原因吗【体验二】【自主与合作相结合】2、细胞的生长学生自主观察图7—12,植物细胞的变化。学生合作讨论回答:①体积不断变大;②液泡由小变大,由多变少。总结:细胞体积由小长大的现象就是细胞生长的现象。当一个生物体长大的时候,通过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体积一般都很小。那么细胞是怎样长大的呢?小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才能长大。这些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转变成细胞的组成物质,细胞的体积就会逐渐增大,也就实现了细胞的生长。那么,细胞能不能通过吸收营养一直不断地生长下去呢?我们还是用数学方法来推算一下。书上超链接计算边长(cm)表面积(cm2)体积(cm3)表面积与体积比1616:122483:1354272:1496641.5:1规律:随着细胞的边长增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比越来越小。总结:活细胞必须要有足够的表面积才能从环境中获得充足的营养。而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会越来越小,所以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长大,否则无法通过表面积获得生长所需的足够营养。学生讨论:生物体为什么能长大?(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构成生物体的细胞数目多了,细胞体积大了,生物体也就由小长大了。)【体验三】【自主与合作相结合】3、细胞的分化学生观察人体的几种细胞:红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讨论:我们人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