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红树林》教学设计VIP免费

《红树林》教学设计_第1页
1/2
《红树林》教学设计_第2页
2/2
《红树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的书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进而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目标重点】理解红树林的壮观、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目标难点】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内容,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课时分配】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感知,精读第二自然段,感悟并以此学法研读课文,适度拓展借物喻人的写法。【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泰山有其雄,华山有其险,黄土高原沟壑纵横,还有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神奇无比的雪域高原,雅鲁藏布大峡谷更是一座垂直分布的自然博物馆,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奇观…大自然鬼斧神工,气象万千,他就像一位神秘而又朦胧的少女,正等着我们去解开她那迷人的面纱呢!2.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道去海底一游,,去看看那里的海底森林,尤其是那迷人的—红树林。(板书并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小组内相互提醒易错的字词。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依怎样的观察顺序描写红树林的?写出课文的阅读题纲。⑴默读,思考,写提纲。⑵同桌交流⑶全班探讨引子远观红树林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第二段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⑷引导学生按内容不同把课文分成三段。三.精读感悟1.速读课文,你喜欢海南岛的红树林吗?为什么?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发言)3.以第二自然段为例,指导学习方法。(1)默读本段,思考:远看红树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1(宏伟,壮丽)(引导学生归纳,概括)(2)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①学生发言,师生互动。②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及文句想像并体会:芳馨,婀娜,绚丽多姿。③试读,美读本段。四.拓展延伸4.(出示金钥匙)有些文章,我们阅读是不必通篇细读。在浏览之后,可以选择主要的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用学过的方法精读。5.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过的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自学剩下的部分。(1)回顾方法。①自读课文相关段落,想象文中描写的红树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自读文段,整体感受〈知〉)②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不理解的词语尝试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回归文句,品味意境〉(3)想想该怎么读?诗朗诵。〈练读美读,诵出情感〉6.小组交流7.全班交流①第3自然段要点。体会近着红树林的幽静,神秘。相机理解“世外桃源”,“盘根错节”等词语的意思。②第4自然段要点,体会其“胎生”的繁殖特点。③第5自然段要点,与开头照应,理解为什么把红树林比作具有奉献精神的海岸卫士。五.适度开拓,尝试练笔(预备)1.想一想:文第二部分是具体写红树林的宏伟。幽静及其“胎生”,最后一部分又写其“精神”,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2.发言,讨论:(谢红树林是为写其精神作准备,打铺垫相成,后是前的情感之必然,是由“形”到“神”的自然超脱。)二0一0年十月十五日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红树林》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