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函数教学案例数学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尤其是在思维上深层次的参与,是促进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能力,全面提高素质的关键。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创造性思维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省作为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四个省份之一,依照《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施在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正确把握和实施高中数学教学,已成为我们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本教学案例选取“对数函数”的教学内容,以教学设计的形式探索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节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对数与常用对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借助生活中典型实例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归纳、类比等活动过程,从中了解和体验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因而让探究式教学走进课堂,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二、教学分析:1、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对数函数概念.2.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二)能力训练要求1.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1.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2.了解对数函数在生产实际中的简单应用.2、教学重点: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教学难点: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应用4、德育点:在研究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猜想,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喜欢探究的情感和态度。通过对立体美的体验,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5、创新点:①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改变教材的安排,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在知识拓展的教学中,鼓励用多种方法推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②留研究性练习,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四、教法和学法的分析:1、通过探究式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尽可能的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和flash动画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生动活泼的展示图形,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2、教师是学生的学习的组织者、促进着、合作者,在本节课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搭建平台,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五、教具的选择和使用目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演示化解了知识难点,也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既作为教的工具,也作为学的工具六、教学程序与环节设计:指数函数的图象规律及性质问题引入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数函数性质的初步应用.复述对数函数的图象规律及性质对数函数性质的初步应用.五、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知识1、指数函数的图象规律及性质1、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ab=NologN=ba教师提问式实施学生回答:为本节课作铺垫创设情境1、情境:我们研究指数函数时,曾经讨论过细胞分裂问题•某种细胞分裂时,得到的细胞的个数y是分裂次数x的函数,这个函数可以用指数函数y=2x表示.2、问题:现在,我们来研究相反的问题,如果要求这种细胞经过多少次分裂,大约可以得到1万个,10万个……细胞?这个问题就相当于已知y=2x中的y求X,我们将y=2x改与成对数式为y=log2x,对于每一个给定的y值,都有唯一的x值与之相对应。把y看作自变量,分裂次数x就是细胞个数y的函数。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新的函数。习惯上,仍用x表示自变量,用y表示它的函数。上面的这个函数就写成y=log2x。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结论.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结论.通过生活中典型实例,让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1、对数函数概念:一般地,函数y二logx(a>0且aM1)叫a做对数函数.思考1:函数y二logx(a>0且aM1)与a函数y=ax(a>0且aM1)的定义域、值域之间有什么关系?函数y二logx(a>0且aM1)的定义域、a值域分别是函数y=ax(a>0且aM1)的值域和定义域2、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明:对数函数的定义来自于实践,它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