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学目标:1、加深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2、会根据比热容进行热量的计算。重点难点:热量的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复习提问:1、什么是比热容?单位是什么?2、C铅=0.88×103J/(kg·℃)其物理意义是什么?以铝的比热容为例:1千克的铝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0.88×103J的热量,那么质量为千克的铝,温度升高Δt℃,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引入新课。思考回答认同所研究的问题巩固铺垫引入新课一、热量计算公式推导1、从铝的比热容入手,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归纳热量的计算公式。(1)1千克铝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多少热计算:(1)0.88×103J也可从课本量?(2)1千克铝温度升高2℃需要吸收多少热量?(3)1千克铝温度升高100℃—30℃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4)1千克铝温度升高t-t0=Δt℃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5)2千克铝温度升高t-t0=Δt℃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6)m千克铝温度升高t-t0=Δt℃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我们已总结出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如果物体降温低,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呢?二、例题:课本P49例1例2三、出示目标,学生小结(2)0.88×103J×2(3)0.88×103J×(100-30)(4)0.88×103J×(t-t0)(5)0.88×103J×2×(t-t0)(6)0.88×103J×m×归纳得结论:Q吸=C·M·(t-t0)进一步归纳得结论:Q放=C·M·(t0-t)做后讨论,进一步巩固热量的计算依目标小结所学内容例题得结论可投影目标四、巩固练习1、质量为2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95℃,水吸收了_______J热量,水的内能增加了_______J。2、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铁块,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再将铁块投入水中,这时(完成练习反馈矫正可当堂完成)A.热量由铁传给水B.热量由水传给铁C.铁与水之间无热传递D.温度由铁传给水3、据有关专家预测,长江三峡水电站蓄水后,将对大坝上游流域的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夏天将比原来下降2℃左右,而冬天将比原来升高2℃左右,请你解释发生这个现象的原因。五、作业:课本P492题板书设计:12.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一、热量的计算二、例题1、Q吸=C·M·(t-t0)例12、Q放=C·M·(t0-t)例2教学反思:教学参考1、理解比热容和比热公式c=Q/mΔt比热是物质特性之一.对同一种物质,比热容是确定的。比热容不随物体吸热多少,温度升高了多少而改变.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为了比较不同物体的吸热本领的大小,Q与mΔt的比值,反映了单位质最某一种物质升高和降低1℃吸收或放出热的本领,对同一种物质,在公式C=Q/mΔt中,当Q增大时,可能物体质量不变,升高的温度增大了;也可能是升高的温度不变,参与吸热的物体质量增大了,但比值仍不变。2、利用公式Q=cmΔt解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从公式Q=cmΔt可以看出,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放出热量的多少只与温度的改变值有关,与初温、末温的具体值无关.在用此公式计算时,要注意不能超越物态变化点,因为物质在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并不满足上述的计算公式.另外,同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比热值有可能不相等.--一3.解题时从哪些方面把握比热容与热量的区别与联系比热容热量特点反映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的性质反映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单位J/(kg·℃)J物理量项目有关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温度和热量无关与比热、质量、温度改变量有关联系Q=cmΔ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