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结核病治疗的现状及进展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白连启肺结核病诊断要点一、涂阳肺结核:符合以下三项之一者1、直接痰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阳性2次。2、直接痰涂片镜检抗酸杆菌1次阳性,且胸片显示有活动性肺结核病变。3、直接痰涂片镜检抗酸菌阳性1次加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次。二、仅培阳肺结核肺部有结核病变,直接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痰培养结核杆菌阳性。肺结核病诊断要点(续)三、菌阴肺结核肺部有结核病变,直接痰涂片/或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阴性的肺结核,其诊断要点为:1、有典型肺结核临床症状和胸部X线表现。2、结核治疗有效。3、临床可排除其它非结核性肺部疾患。4、BAL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出抗酸杆菌。5、支气管或肺部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结核性改变。6、结核菌素(PPD5IU)皮肤试验强阳性;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7、痰结核分枝杆菌PCR加探针检测阳性。8、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结核病变。存在肺部病变,诊断菌阴肺结核以1~5项为主要指标,6~8项为参考指标。肺结核病诊断要点(续)四、未痰检肺结核指没有进行痰抗酸杆菌涂片及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检查的临床肺结核患者。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5年,第122页.前言近来由于种种原因,结核病在全球又有卷土重来之势。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足见预防及治疗结核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核病的控制仍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抗结核治疗的原则: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目前主要采用以利福平为主的治疗方案,大多数初治肺结核病患者均可得到彻底治愈。外科手术在部分重症肺结核和伴有严重并发症及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球结核病控制的状态2005年在世界范围内结核病发病率首次趋于平稳。新涂阳病人发现率比2000年增加了一倍。新涂阳病人治愈率达到了77%。结核病预防、检测和治疗中的问题1、现有的抗结核药已经使用了40多年,疗程需要6~9个月。服药不连续或无规律会导致产生耐药性。2、目前最常使用的诊断技术方法已有100余年历史,其敏感性低。3、目前使用的疫苗也已经有85年以上的历史,且只能为婴儿提供有限的保护作用。一、肺结核外科治疗新进展肺结核的外科治疗在我国已有70余年的历史。初期,各种形式的萎陷疗法、胸廓成形术以及肺切除术相继应用于临床,这些手术方法大大地降低了因活动性结核感染造成的死亡率。随着肺解剖、肺功能研究的进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外科治疗也以停止排菌,空洞闭合为目的。由于规范化疗对肺结核病越来越有效,外科治疗在确保肺断面内无活动病灶存在的情况下,以小范围切除病灶或肺叶为宜。一、肺结核外科治疗新进展(续)上世纪60年代,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例由于采用粘膜外缝合方法,大大降低了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70年代,支气管成形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远端正常支气管和肺组织。适用于气管、支气管的局部狭窄或阻塞而远端支气管、肺组织正常。近年来,手术入路从切除肋骨入胸,改成不切肋骨由肋间入胸,更易被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开胸手术,使肺结核外科治疗创伤变得更小。还有经纤维支气管镜定期局部清理气管或支气管病变组织,冲洗和药物灌注治疗,它能使阻塞气管、支气管及早复通,改善肺部病变引流,促进病灶吸收,防止瘢痕形成。一、肺结核外科治疗新进展(续)近年来其它气管内治疗,包括:高频电刀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微波治疗和管腔内支架及球囊扩张治疗气道狭窄等已逐步应用于临床。另外,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成为治疗大咯血的一种有效手段。采用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穿刺,将浸泡于造影剂中已软化的小明胶海绵颗粒注入咯血部位的支气管动脉,栓塞该部位的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还有对肺结核严重并发症的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网膜填塞或转移肌瓣治疗支气管胸膜瘘,以及生物胶粘堵治疗微小支气管胸膜瘘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肺结核外科治疗新进展(续)随着肺结核治疗的进步,手术适应证也在发生变化,肺结核手术治疗趋于慎重,除慢性耐多药者外,空洞肺结核一般均先采取内科规范抗结核治疗。直径小于3cm的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