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实验一、简答题:1、本实验中,为什么塔底要有液封?液封高度如何设计?若塔底表压强为8mmHg,大气压强为101330Pa,要维持塔的正常操作,塔底液封高度至少应为多少?答:液封的目的是保证塔内的操作压强。液封设置时:(1)U形管作液封时,为防止管顶部积存气体,影响液体排放,应在最高点处设置放空阀或设置与系统相连接的平衡管道。(2)为使在停车时能放净管内液体,一般在U形管最低点应设置放净阀。当需要观察管内液体流动情况,在出料管一侧可设置视镜。(3)由于液体被夹带或泄漏等原因造成液封液损失时,在工程设计中应采取措施保持液封高度(根据流体静力学方程计算)。2、测定Kxa有什么工程意义?3、为什么二氧化碳吸收过程属于液膜控制?4、当气体温度和液体温度不同时,应用什么温度计算亨利系数?5、吸收实验中,空气是由什么设备来输送的?空气可由风机或空压机输送。6、气体空塔速度和液体喷淋密度对总体积传质系数有何影响?7、从传质推动力和传质阻力两方面分析吸收剂流量对吸收过程的影响?答:当液相阻力较小时,增加液体流量,总传质系数基本不变。溶质吸收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传质平均推动力增大引起的。当液相阻力较大时,增加液体的流量,总传质系数会增加,而平均推动力可能减小,但总的结果是传质速率增大,溶质吸收量增大。8、从实验数据分析水吸收丙酮是气膜控制还是液膜控制,还是两者兼有之?答:由3、4两组数据可知,当其他条件不变时,降低操作温度,1/Kya≈m/kxa减小,符合气膜控制。9、填料吸收塔底为什么必须有液封装置,液封装置是如何设计的?答:防止实验过程中吸收剂从吸收塔底流出,影响实验结果。10、在该实验装置上如何验证吸收剂温度对吸收过程的影响?答:设置不同操作温度下的吸收实验,例如第3组和第4组其他条件相同,但第4组吸收剂要加热。11、如何正确使用转子流量计?答:使流量计保持垂直,等到转子稳定时再读数,测定实际流体时要校正读数12、若没有达到稳定状态就测数据,对结果有何影响?答:若没有达到稳定状态,则丙酮的气相和液相没有达到平衡,导致吸收量偏小,y2偏大,Na偏小,x1偏小,Kya可能偏大可能偏小。13、采样是否同时进行?答:不同时进行;先采塔出口气体,后采塔入口气体。14、从传质推动力和传质阻力两方面分析吸收剂流量和吸收剂温度对吸收过程的影响?答:改变吸收剂用量是对吸收过程进行调节的最常用的方法,当气体流率不变时,增加吸收剂流率,吸收速率增加,溶质吸收量增加,则出口气体的组成减小,回收率增大。当液相阻力较小时,增加液体的流量,传质总系数变化较小或基本不变,溶质吸收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传质平均推动力的增大引起,此时吸收过程的调节主要靠传质推动力的变化。当液相阻力较大时增加液体的流量,传质系数大幅度增加,而平均推动力可能减小,但总的结果使传质速率增大,溶质吸收量增加。对于液膜控制的吸收过程,降低操作温度,吸收过程的阻力将随之减小,结果使吸收效果变好,降低,而平均推动力或许会减小。对于气膜控制的过程,降低操作温度,过程阻力不变,但平均推动力增大,吸收效果同样将变好15、从实验数据分析水吸收氨气是气膜控制还是液膜控制、还是兼而有之?吸收二氧化碳呢?答:水吸收氨气是气膜控制,吸收二氧化碳时液膜控制。吸收实验简答题2:1.本实验室的色谱检测器有哪几种?吸收实验中用色谱的检测器属于哪一种?另一种常用的检测器是什么检测器?答:有两种。吸收实验中用的色谱的检测器为热导检测器,另一种为氢焰检测器。2.在选择吸收塔用的填料时,应选比表面积大的填料还是比表面积小的填料?答:应选比表面积大的填料好。3.为什么吸收实验选用二氧化碳作为溶质组分?由于CO2气体无味、无毒、廉价,所以气体吸收实验选择CO2作为溶质组分是最为适宜的。4.为什么吸收过程属于液膜控制?答:一般将原料气中的CO2浓度控制在10%以内,所以吸收的计算方法可按低浓度来处理。又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此体系CO2气体的吸收过程属于液膜控制过程。5.塔板上有哪些异常操作现象?它们对传质性能有何影响?答:常见的塔板上的异常现象包括:漏液、液泛、雾泡夹带、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