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运筹学概述一、运筹学是什么?----------------------晕愁学其实,这绝对一种误解,事实上运筹学方法及应用早在中小学就比较系统地学过,并且在我们每时每刻的生活过程中都在利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材中就有一篇课文《田忌赛马》,在座的各位应该都不陌生。这是战国时期运筹学思想成功应用的典型实例。孙膑同志合理地利用当时的现有资源、条件和比赛规则,只建议田忌调换了赛马的出场顺序,就使得原来屡战屡败的战局得到了彻底的扭转,以获胜而告终。形成了本文主题中“初战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获胜”的三部分内容。运筹学思想体现的是,将现有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获得最优的结果。运筹让生活得更有条理的艺术。谈起运筹学,是否会想到很通俗的例子——沏茶水。沏茶,看起来是一件日常生活中再小不过的事情,却包含着运筹学的道理。让我们来看一看,沏茶的过程可以分为烧开水、洗茶壶、放茶叶多道“工序”。其中,烧开水所需的时间最长,洗茶壶、放茶叶的时间则较短。善于运筹的人,应该是先将水烧上,在烧水的过程中,从从容容地把茶壶洗净,把茶叶放好。而不善运筹的人,可能会先把茶壶洗净,把茶叶放好,才想起来水还没有烧;或者先把水烧开了,才急急忙忙去洗茶壶、放茶叶,搞得手忙脚乱。另外还有一个例子我们外地生到上海的路线选择,虽然条条大路都能通到上海,但我们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些人的目标是准备用最短的时间到达,有些人的目标是用最少费用到达,这样基于不同的目标,就会选择不同的最佳路线。这两个生活中的运筹学实例说明了运筹学应用的思想并不神秘,而现实的生活中,从沏茶、选择路线这样一件小事,到规模宏大的建设项目,都能运用运筹学的原理。在人生大事的安排上,也同样需要下功夫好好运筹一番。从技术是,也就是运筹学解决决策问题的工具方面,在初中的数学教材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线性规划》,其中比较详细地讲述了线性规划的数学表述形式和求解方法。只不过没有详细介绍在实际决策过程中的应用。而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主要决策工具,并且我们这堂课所研究的优化决策问题,几乎全部用的都是线性规划。因此,谈不上有多难。仅仅是对具体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的技巧做进一步的研究。学习运筹学,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运用。我们现在谈的运筹学的来历源自于西方国家,原称为:美:OperationsResearch欧:OperationalResearch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译意,有:操作研究、作业研究、作战研究,我们国家译为“运筹学”。是从《史记》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语中的“运筹”二字,其含义是运用筹划,出谋献策,以策略取胜,既显示其军事的起源特征,也表明它在我们已早有萌芽。几乎每本运筹学的参考书,包括我们的教材上都对运筹学给出了多种不同的定义(由于是新兴学科,还没有公认为最权威的定义,只是不同的“说法”)。其实我们对这些学术上定义并不感兴趣。而结合应用于管理的语言来描述,(包括我们前面谈的实例)我们可以总结为:在有限的资源、环境及自身条件下,使企业获得最优经营效果的决策方法。简称:OR即对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多种方案中选择一种最优方案的过程。他和公司的财务、会计一样,都是企业经营的战术决策工具。我称他为一个新的学科------事理性学科。事理性学科的特点:哲学(客观存在)物事“物理”学科“事理学科”-------事在人为(靠运筹)自然科学运筹学(法学、财务)社会科学研究内在的自然规律研究办事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靠科学)(靠经验、智慧)因此,认识和理解运筹学的关键是它操作性。必须要动手操作才能深入理解,只有动手操作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此,我们应该为运筹学正名--------将数学学科正名为管理学科;还应该为运筹学铺路--------将处理数学问题转变为处理管理问题。二、怎么理解和学习运筹学从上面我们对运筹学的认识可以得到结论:运筹学是企业管理的一种优化方法。处于市场化经营的企业,“挑战与机遇并存,降低成本、改进流程已成为必须,“有条件要优化,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优化”。说它是迎难而上也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