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低段的写作能力之我见桂花九年制学校向伟内容摘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知识与能力、认识与思想、语言与思维的综合反映。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感到最为头疼应数作文教学了,农村的孩子课外阅读少,相对的对语文文字的积累就少,导致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不高,出现了无素材无从下手或者有素材无话可说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着手进行研究,发现要提高农村校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不是无法可依。关键字:提高小学低段写作能力一提到日记、写话时,孩子的脸上可能会呈现出无奈、迷茫的表情。作为老师,对于孩子的习作指导,你是放手让孩子自由发挥呢,还是直接越俎代庖?一字一句的教他们写呢,还是让他们打好草稿再进行修改?对于这一困惑,我也在慢慢的摸索。一、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我就有意识的去培养她的阅读习惯与能力,让他们加大阅读量,要求他们在周末保证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一些古诗词要求背诵、默写,其他书籍在读完之后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初开始,孩子在朗读的过程中,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读错字就是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对于一些词语不解其意,在说出自己的感受时,总是词不达意,无法准确的表述出自己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看的书越来越多,慢慢的语言也开始丰富起来,在表达读后感受时,从开始的词不达意到能够用一句话准确的表述出自己的想法,再到现在的运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来表述自己的感受,同时还能够掺杂自己的观点在里面,可谓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有这么一句话:“二十一天塑造一个习惯,三十五天巩固一个习惯,七十二天提升一个习惯!”相信这句话大家都听过,孩子的习惯养成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今天心血来潮想着这样去做,到了明天就懒得管了,最终一无所获,想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是靠日积月累的沉淀才能够达到。当他习惯了去做这件事的时候,那么不用你督促他也会自然而然的去做这件事情,但是要切记随时进行抽查哦,不然他们会以为你忘了,那么之前所做的一切将会付诸一炬。同时,在培养孩子的习惯时,不要一味的去呵斥、给孩子增加压力,要注意度的把握,任务过轻孩子不会太在意,反之,会激发孩子的厌学情绪,最终得不偿失。多鼓励、夸奖,注意培养他的阅读兴趣,让孩子爱上读书,并乐于其中。二、学会做读书笔记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提升,孩子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会写的字也不在少数,这时候的他们再去做哪些读故事谈感受的事情就会觉得很无聊,没有挑战性,因此对于孩子读书的要求也要相应的提高。从初开始周末读书变成每天保证读书一小时,周末每天两小时,并要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做读书笔记,每天在读书的同时把自己认为这段文字里最好的词语和最优美的句子摘录下来,每天两个词语,一句话,并且在读完之后写一段话,在这段话中要把自己摘录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运用在这段话中。随着时间的沉淀,孩子们会运用的词句越来越多,日记的内容也越来越精彩,文章不再是有骨无肉,淡淡无味。伴着写作水平的提升,孩子越来越喜欢读书,每逢周末做完作业后总是喜欢一个人钻在屋子里捧着书本读的津津有味。有时对于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总是追根究底,弄清它的意思,在跟我交谈时还时不时的冒出一两个新鲜的词语出来,眼见着她的成长,我甚是欣慰。三、辅导时不要越俎代庖作为老师在给孩子们辅导要选用一定的方法,不是一味的让学生抄写,或者让孩子漫无目的的去写作,而是让孩子写出自己想写的、记忆深刻的、最有趣的的事情……当孩子们拿到一个新的题目时,我会引导她想一想:针对这个题目我可以写的事情有哪些?在这些事情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从这件事中我收获到了什么?比如本学期开学初一年级中有一篇仿照课文介绍一处风景区的作文,拿到题目时,孩子们问我:“老师,这篇日记该怎么写?”我便问道:“你觉得在我们旬阳有哪些好看的景色,你又去过那些地方?那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面对我一连串的发问,同学们略一思索便知道该写哪里了。我又追问:“知道写哪里了,那么你打算怎么去写呢?怎样才能够让你的文章内容更加吸引人呢?”本以为他们会想很长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