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堂练 新人教版必修3VIP免费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堂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2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堂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2
【创新方案】高中生物第5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堂练新人教版必修31.(·唐山检测)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B.储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解析:羊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的能量=64%n。储存在羊体内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量=16%n。根据能量流动传递效率10%~20%,故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0%~20%)×64%n。答案:A2.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包括()A.通过兔子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D.流入到狐体内解析:兔子同化的能量,可用于自身呼吸作用,可以流向下一营养级狐,也可流向分解者。在兔子摄入的能量中,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的不属于其同化的能量。答案:B3.(·青岛质检)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数量关系如下表。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生产者固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单位:百万千焦)()种群同化量净同化量呼吸消耗传递给分解者传递给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甲65.53.015.041.5乙14.050.522.5丙20.61.4微量(不计)无A.种群甲、乙、丙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种群乙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种群丙对其有选择捕食的结果C.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为12%D.种群甲的净同化量为59.5百万千焦解析: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种群甲、乙、丙不能包含该生态系统的所有生物;通过食物链甲→乙→丙可以看出,种群乙个体数量的变化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种群丙对其有选择捕食的结果,二是受它的食物种群甲的变化影响;相邻两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等于相邻两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所以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为2/14.0×100%=14.3%;种群甲的净同化量=传递给分解者+传递给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3.0+15.0+41.5=59.5百万千焦。答案:D4.组成食物链的环节一般不会太多,其原因是()[A.环境资源有限B.被捕食者不能以捕食者为食C.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大量的能量流失D.A、B、C三项均是解析: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食物链越长,环节越多,消耗能量就越多,所以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会太多。答案:C5.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A.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C.保持生态平衡D.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解析: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是通过调整能量的流动方向,使更多的能量流向农作物和积累在其他鱼体内,即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答案:A6.下图表示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图中A表示;B表示。除了图中所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还有一部分。(2)从图中可以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3)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是。答案(1)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堂练 新人教版必修3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